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語出唐·白居易《琵琶行》。詩中句曰:“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嘈嘈:形容粗重舒長的弦聲。切切:形容細促輕幽的弦聲。“大珠小珠”句:這里是比喻琵琶聲的輕脆圓潤,悅耳動聽。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大弦粗重舒長的嘈嘈聲,小弦細促輕幽的切切聲,交錯地彈奏著,好像大珠小珠落在玉盤里一樣輕脆圓潤,美妙動聽。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或只引后一句來比喻抑揚頓挫、妙語連珠、富于變化的藝術效果。
例如
①草地的夏夜也得烤火,沙力初通此地的取暖之道。一會兒,他點著了爐子,用炊事房使用的那種長柄勺舀起一勺勺羊糞填進爐膛。羊糞硬如鋼珠,落在爐盤上叮叮當當響。“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他莫名其妙地想起了《琵琶行》。(摘自周永年《遙遠的牧場》)
②此外,還使用了雙聲或疊韻字,如“仿佛”、“抖擻”。這樣讀起來聲音抑揚頓挫,變化多姿和諧動聽,收到了“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藝術效果。(摘自李彥循《〈春〉的音樂美》)
③水面上,雨滴如珠,像一塊長形的玻璃板上,跳躍起無數的玉粒,給人“大珠小珠落玉盤”之感。(摘自張永權《長湖秀色》)
④還有文本打破了散文書寫的常規順序,長句短句相間,恰似白居易筆下“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效果,長句讀來如行云流水,短句讀來如步步蓮花,“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韻律、節奏、靈氣,如詩、如畫、如歌,可吟、可觀、可誦。(摘自馬彩娥《至真 至美 至遠——對〈聽聽那冷雨〉的賞析》)
⑤冰涼的葉瓣托在掌心之間,水滴晶瑩像誰在調皮彈撥的玻璃珠子,在荷葉做成的琴盤上跳來跳去,似有叮咚之聲,雖無聲卻勝似天籟,這正是:“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摘自潘姝苗《邂逅一片荷塘》)
上一篇:“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