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予嘗怒一卒,欲重治之。召之,久不至,減予怒之半。又久而后至,詬之而止。因自笑曰:“是怒也,始發而中節邪①?中減而中節邪?終止而中節邪?”惟圣人之怒,初發時便恰好,終始只是一個念頭不變。
【譯文】我曾經對一個士卒生氣動怒,想要重治他。叫他來,他好長時間不來,我的怒氣已減少了一半。又過了好一會兒才來,我罵了他幾句也就停止了。我笑自己說:“這次發怒,是剛發的時候是適當的呢?還是中間怒氣減少了是適當的呢?還是后來停止了是適當的呢?”只有圣人發怒,剛發時便恰好,終始只是一個念頭不變。
注釋
【注釋】①中節:恰到好處。《中庸》第一章:“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上一篇:筑基樹臬者,千年之計也。改弦易轍者,百年之計也。興廢補敝者,十年之計也。堊白黝青者,一時之計也。因仍茍且,勢必積衰;助波覆傾,反以裕蠱。先天下之憂者可以審矣。
下一篇:圣人在上,能使天下萬物各止其當然之所,而無陵奪假借之患,夫是之謂各安其分而天地位焉。能使天地萬物各遂其同然之情而無抑郁倔強之態,夫是之謂各得其愿而萬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