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萬戶(翁父汪新)命翁受儒業,即勵志于學;已命賈,即執勞無倦。……父令析著,先諸兄弟而后其人,孺人(翁妻)惟諾無違。
【譯注】
父親命令他習儒,他就勤奮地習儒;父親命令他經商,他就不知疲倦地經商。……向眾人傳達父親的命令,兄弟、其他人,甚至妻子也不能違抗。
輯自張海鵬、王廷元主編《明清徽商資料選編》。
【感悟】
徽商家庭中的家長具有無上的權威,支配著子弟的一切,包括就業、事業以至婚姻的選擇等方面。
【故事鏈接】
歙縣商人孫玄積為家中長子,一開始因為孫玄積是家中的長子,父親命令他習儒,他弟弟經商當家,他沒有反對;不久,他弟弟去世了,他父親又命令他棄儒經商。面對父親的安排,孫玄積是毫不猶豫,絕對地服從,他回答父親道:“文緯懼不共,敢不惟命!”于是,拋棄自己鐘情的儒業,“次雷上(浙江吳興),休故業而息之,十一取贏”,最終成就了一番事業。
【延伸閱讀】
明清徽商有完全操控自己子弟的權力,而且其子弟也相應認同這一操控權的合法性,奉“父母命不可違”為不可逆轉的法則。當然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明清徽商以充分了解子弟的個性、能力及喜好為前提,利用家長的權威為子弟做最為恰當的安排,那么他們對子弟的口頭命令和約束也能取得有益的教育效果。這種純粹的上令下行的強制方式就不可避免地帶有盲目、粗暴的色彩,因為徽州人孝悌的個性,不忍違背父母之命,又勤儉不辭勞苦,所以不論從事什么職業,大多終究不負父母之殷切期望。
上一篇:《傳家無別法非耕即讀,裕后有良圖惟儉與勤》原文解讀|譯文|感想
下一篇:《凡見人博弈賭戲,宜遠而不宜近有人攜妓作樂,不得隨時打哄此為才成君子》原文解讀|譯文|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