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語出宋·蘇軾《題西林壁》。詩見“不識廬山真面目……”條引。橫看:從正面看。嶺:頂端有路可走的山,形狀長而平。峰:山的頂峰,形狀尖而高。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正面觀看廬山,是高嶺橫空,從側面觀望,又成了峭拔的奇峰,隨著遠近高低的轉移,更是千姿百態,氣勢不同。詩人從廬山移步換形,寫出了廬山變化多端,令人目迷神奇、不可辨認的多種姿態。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說明從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印象和結論。
例如
①客觀事物是極為復雜生動的,它本身就往往包含著多方面豐富的含義。因而,對同一個事物,人們可以表現出不同的認識和看法。正如北宋詩人蘇軾所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摘自劉子良《怎樣選擇最佳議論角度》)
②蘇東坡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際上也可以說明,作文中的同一則材料,如果從不同角度去分析,往往可挖掘出其不同的含義,用以表達不同的主題。(摘自鐘定武《做積累材料的“巧婦”》)
③即以戲曲片《紅樓夢》而言,其中的角色,就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原著的原意嗎?黛玉哭哭啼啼,寶玉瘋瘋癲癲,真是“橫看成嶺側成峰”,其實也難免有各取所需的地方。(摘自公今度《就算讀過〈紅樓夢〉》)
④大巴一會兒在山頭上,一會兒又在山谷中,遠眺似被山峰擋道,馳近又豁然開闊,領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深邃哲理和奇妙意境。(摘自夏天《走進江西千戶苗寨》)
⑤宋代詩人蘇東坡《題西林壁》云:“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可謂是對角度的充分肯定。人在廬山中,反而不識廬山真面目;倘若跳出廬山看廬山,則遠近高低,各顯異彩。(摘自曉寒《角度比距離更重要》)
上一篇:“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什么意思|譯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