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秦家得罪于萬世①,在變了井田上②。春秋以后井田已是十分病民了,但當復十一之舊,正九一之界,不當一變而為阡陌。后世厚取重斂,與秦自不相干。至于貧富不均,開天下奢靡之俗,生天下竊劫之盜,廢比閭族黨之法③,使后世十人九貧,死于饑寒者多有,則壞井田之禍也。三代井田之法,能使家給人足、俗儉倫明、盜息訟簡,天下各得其所。只一復了井田,萬事俱理。
【譯文】秦始皇這個朝代,所以被萬世所責難,只是因為他改變了井田制。春秋時期以后,井田已經對民眾很不利了,但應該恢復十分收一的稅制,而正定一分為公田、九分為私田的井田界限,不應當一下就變為開阡陌棄井田。后世的厚取重斂,與秦朝沒有任何關系。至于貧富不均,開天下奢靡之俗,生天下竊劫之盜,廢比、閭、族、黨之法,使后世十人九貧,死于饑寒者不斷,則是破壞了井田制造成的禍患啊!三代時井田的方法,能使家給人足,俗儉倫明,盜息訟簡,天下人各得其所。只要一恢復井田制,萬事都會得到治理。
注釋
【注釋】①秦家得罪于萬世:秦指戰國時秦國。《漢書·食貨志》載董仲舒疏:“秦……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買賣。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 ②井田:古代的一種土地制度。以方九百畝的地為一里,劃為九區,其中一百畝為公田,八家均私田百畝,同養公田。因形如井字,故稱井田。《谷梁傳》宣公十五年:“古者三百步為里,名曰井。井田者,九百畝,公田居一。” ③比閭族黨:周代鄉遂之行政區劃。《周禮·地官·大司徒》:“令五家為比,使之相保;五比為閭,使之相愛;四閭為族,使之相葬;五族為黨,使之相救。”
上一篇:世間萬物皆有所欲,其欲亦是天理人情。天下萬世公共之心,每憐萬物有多少不得其欲處。有余者,盈溢于所欲之外而死;不足者,奔走于所欲之內而死。二者均,俱生之道也。常思天地生許多人物,自足以養之,然而不得其欲者,正緣不均之故耳。此無天地不是處,宇宙內自有任其責者。是以圣王治天下不說均就說平,其均平之術只是絜矩,絜矩之方只是個同好惡。
下一篇:赦何為者?以為冤耶;當罪不明之有司;以為不冤耶,當報無辜之死恨。圣王有大慶,雖枯骨罔不蒙恩。今傷者傷矣,死者死矣,含憤郁郁莫不欲仇我者速罹于法以快吾心,而乃赦之,是何仁于有罪而不仁于無辜也。將殘賊幸赦而屢逞,善良聞赦而傷心,非圣王之政也。故圣王眚災宥過不待慶時,其刑故也不論慶時,夫是之謂大公至正之道。而不以一時之喜濫恩,則法執而小人懼,小人懼則善良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