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民胞物與”①,子厚胸中合下有這段著痛著癢心②,方說出此等語。不然只是做戲的一般,雖是學哭學笑,有甚悲喜?故天下事只是要心真。二帝三王親親仁民愛物,不是向人學得來,亦不是見得道理當如此。曰親,曰仁,曰愛,看是何等心腸,只是這點念頭懇切殷濃,至誠惻怛③,譬之慈母愛子,由不得自家,所以有許多生息愛養之政。悲夫,可為痛哭也已。
【譯文】“民胞物與”,即把民眾看做同胞,把事物看做朋友,張載心中當初就有這種關心人民痛癢的心情,才能說出這樣的話,不然就如同演戲一樣,雖然學哭學笑,心中哪有什么真正悲喜的感情呢?因此天下的事只應該真心實意去做。二帝三王對親人親,對人民仁慈,對萬物博愛,這不是向人學來的,也不只是認為道理應當如此。稱作親,稱作仁,稱作愛,看這是何等寬厚仁愛的心腸?只要這點念頭懇切殷濃、至誠而又為民的痛苦憂傷,就如同慈母愛自己的子女,是不由自主的,所以就有許多生存養護的辦法。可悲啊!現在的當政者真可以讓人為之痛哭啊。
注釋
【注釋】①民胞物與:張載《正蒙·乾稱篇》(又稱《西銘》):“民,吾同胞:物,吾與也。”與,黨與。張載認為,所有人類都是同一父母(天地)所生的親兄弟,其他萬物者是人類的朋友。 ②子厚:張載字。宋代著名哲學家。原籍大梁(今河南開封)。生于長安(今陜西西安),隨父僑寓橫渠鎮(今陜西眉縣橫渠鎮),后即在此講學,人稱“橫渠先生”。弟子多為關中人,后人稱他的學派為“關學”。 ③惻怛:憂傷。
上一篇:人情之所易忽,莫如漸;天下之大可畏,莫如漸。漸之始也,雖君子不以為意。有謂其當防者,雖君子亦以為迂。不知其極重不反之勢,天地圣人亦無如之奈何,其所由來者漸也。周鄭交質,若出于驟然,天子雖孱懦甚,亦必有恚心。諸侯雖豪橫極,豈敢生此念?迨積漸所成,其流不覺至是。故步視千里為遠,前步視后步為近。千里者,步步之積也。是以驟者,舉世所驚;漸者,圣人獨懼。明以燭之,堅以守之,毫發不以假借,此慎漸之道也。
下一篇:為人上者,只是使所治之民個個要聊生,人人要安分,物物要得所,事事要協宜,這是本然職分。遂了這個心,才得暢然一霎歡,安然一覺睡。稍有一民一物一事不妥帖,此心如何放得下。何者?為一郡邑長,一郡邑皆待命于我者也。為一國君,一國皆待命于我者也。為天下主,天下皆待命于我者也。無以答其望,何以稱此職?何以居此位?夙夜汲汲圖維之不暇,而暇于安富尊榮之奉,身家妻子之謀,一不遂心而淫怒是逞耶?夫付之以生民之寄,寧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