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古昔盛時,民自飽暖之外無過求,自利用之外無異好,安身家之便而不恣耳目之欲。家無奇貨,人無玩物。余珠玉于山澤而不知寶,贏繭絲于箱篋而不知繡。偶行于途而知貴賤之等,創見于席而知隆殺之理。農于桑麻之外無異聞,士于禮義之外無羨談①,公卿大夫于勸課訓迪之外無簿書②。知官之貴而不知為民之難,知貧之可憂而不知人富之可嫉。夜行不以兵,遠行不以糇③。施人者非欲其我德,施于人者不疑其欲我之德。欣欣渾渾④,其時之春乎,其物之胚蘗乎⑤?吁!可想也已。
【譯文】古代繁盛的時候,人民在溫飽之外別無他求,在自己應用的以外無其他愛好,只求自身和家庭安定方便,不奢求耳目聲色的欲望。家中沒有奇珍異物,人們沒有觀賞的物品。多余的珠玉遺留在山澤之中不懂得寶貴,贏余的蠶絲放在箱篋中不知紡織。偶然在路途上行走知道了貴賤有等級,初次在筵席上見到才知道豐盛和儉薄的道理。農民于種植桑麻之外聽不到其他的議論,讀書人除禮義之外不談論多余的話題,公卿大夫在鼓勵農民耕種納稅、教誨開導民眾以外無其他文書。知道當官尊貴而不知為民艱難,知道貧窮讓人發愁而不知嫉妒富人。夜行不帶兵器,遠行不帶干糧。對別人施以恩惠并不想讓別人報答,接受人恩惠的人也不會懷疑對方想要我報答。這時的人都高高興興,渾厚樸實。這個時期就相當于季節中的春天吧!就是萬物孕育生長的時期吧!啊!真讓人向往啊!
注釋
【注釋】①羨談:余談。 ②勸課訓迪:勸,鼓勵生產。課,納稅。訓迪,教訓開導。前者是養民之事,后者是教民之事。 ③糇(hóu):干糧。 ④欣欣渾渾:欣欣,喜悅貌。渾渾,渾厚質樸貌。 ⑤胚蘗:胚芽。
上一篇:輕清之氣為霜露,濃濁之氣為云雨。春雨少者,薰蒸之氣未濃也。春多雨則泄夏之氣,而夏雨必少;夏多雨者,薰蒸之氣有余也。夏少雨則積氣之余,而秋雨必多,此謂氣之常耳。至于有霪潦之年,必有亢陽之年,則數年總計也。蜀中之漏天,四時多雨;云中之高地,四時多旱;吳下之水鄉,黃梅之雨為多,則四方互計也。總之,一個陰陽,一般分數,先有余則后不足,此有余則彼不足,均則各足,是謂太和,太和之歲,九有皆豐。
下一篇:節文度數,圣人之所以防肆也。偽禮文不如真愛敬,真簡率不如偽禮文。偽禮文猶足以成體,真簡率每至于逾閑;偽禮文流而為象恭滔天,真簡率流而為禮法掃地。七賢八達,簡率之極也,舉世牛馬而晉因以亡。近世士風崇尚簡率,蕩然無檢,嗟嗟!吾莫知所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