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輕清之氣為霜露,濃濁之氣為云雨。春雨少者,薰蒸之氣未濃也。春多雨則泄夏之氣,而夏雨必少;夏多雨者,薰蒸之氣有余也。夏少雨則積氣之余,而秋雨必多,此謂氣之常耳。至于有霪潦之年,必有亢陽之年,則數年總計也。蜀中之漏天,四時多雨;云中之高地,四時多旱;吳下之水鄉,黃梅之雨為多,則四方互計也。總之,一個陰陽,一般分數,先有余則后不足,此有余則彼不足,均則各足,是謂太和,太和之歲,九有皆豐①。
【譯文】輕清之氣變為霜露,濃濁之氣變為云雨。春雨少,是因為熏蒸之氣不濃的緣故。春天多雨則會泄露夏天之氣,到夏天雨水必少;夏天多雨,是因為熏蒸之氣有余的緣故。夏天少雨,夏氣積蓄有余,到秋天雨水必多,這就叫做氣有常數。至于有霪潦之年,必定有干旱之年,這是從數年總計來說的。蜀地好像天漏了一樣,四時都多雨;云中高原地帶,四時多干旱;吳地水鄉,下黃梅雨的時候最多,這是從全國四方比較著來計算的。總之,天地之間只有一個陰陽,是同樣的分數,先有余則后不足,此有余則彼不足,均衡了各自都足,這就叫太和。太和之歲,天下九州都會豐收。
注釋
【注釋】①九有:九州。《詩經·商頌·玄鳥》:“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有”通“域”,九有即九域,亦即九州。
上一篇:問:天地開辟之初,其狀何似?曰:未易形容。因指齋前盆沼,令滿貯帶沙水一盆,投以瓦礫數小塊,雜谷豆升許,令人攪水渾濁,曰此是渾沌未分之狀,待三日后再來看開辟。至日而濁者清矣。輕清上浮,曰此是天開于子。沉底渾泥,此是地辟于丑。中間瓦礫出露,此是山陵。是時谷豆芽生,月余而水中小蟲浮沉奔逐,此是人與萬物生于寅。徹底是水,天包乎地之象也。地從上下,故山上銳而下廣,象量谷堆也。氣化日繁華,日廣侈,日消耗,萬物
下一篇:古昔盛時,民自飽暖之外無過求,自利用之外無異好,安身家之便而不恣耳目之欲。家無奇貨,人無玩物。余珠玉于山澤而不知寶,贏繭絲于箱篋而不知繡。偶行于途而知貴賤之等,創見于席而知隆殺之理。農于桑麻之外無異聞,士于禮義之外無羨談,公卿大夫于勸課訓迪之外無簿書。知官之貴而不知為民之難,知貧之可憂而不知人富之可嫉。夜行不以兵,遠行不以糇。施人者非欲其我德,施于人者不疑其欲我之德。欣欣渾渾,其時之春乎,其物之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