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有美意,必須有良法乃可行。有良法,又須有良吏乃能成。良吏者,本真實之心,有通變之才,厲明作之政者也。心真則為民懇至,終始如一;才通則因地宜民,不狃于法;明作則禁止令行,察奸厘弊①,如是而民必受福。故天下好事,要做必須實做。虛者為之,則文具以擾人;不肖者為之,則濟私以害政。不如不做,無損無益。
【譯文】有好的用意,必須有好的方法,才可能實行。有好的方法,又必須有好的官吏,才能成功。所謂好的官吏,就是用心真誠,有通變之才,努力推行明察振作的政令。心地真誠,為民的意念就懇切,能做到始終如一;有通變之才,則能因地宜民,不拘泥于法;明察振作,則能做到令行禁止,察奸厘弊,這樣人民必然能得到好處。因此,天下的好事,要做必須實實在在地做。虛假地做,只是用沒有實際內容的空文來騷擾人罷了;讓品德不好的人去做,只能假公濟私而危害政事。不如不做,無損無益。
注釋
【注釋】①厘弊:改正弊政弊事。
上一篇:法之立也,體其必至之情,寬以自生之路,而后繩其逾分之私,則上有直色而下無心言。今也小官之俸不足供饔飧,偶受常例而輒以貪法罷之,是小官終不可設也。識體者欲廣其公而閉之私,而當事者又計其私,某常例、某從來也。夫寬其所應得而后罪其不義之取,與夫因有不義之取也遂儉于應得焉孰是?蓋倉官月糧一石而驛丞俸金歲七兩云。
下一篇:作“焉能為有無”底人,以之居鄉,盡可容得。只是受一命之寄,便是曠一命之官;在一日之職,便是廢一日之業。況碌碌茍茍,久居高華,唐、虞、三代課官是如此否?今以其不貪酷也而容之,以其善夤緣也而進之,國一無所賴,民一無所裨,而俾之貪位竊祿,此人何足責?用人者無辭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