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名言篇·踐墨隨敵》鑒賞
〔九地〕踐墨隨敵,以決戰事。
【鑒賞】孫子認為,臨陣作戰,實施計劃,要隨著敵情的變化而不斷改變。張預注:“循守法度,踐履規矩,隨敵變化,形勢無常,乃可以決戰取勝。”顧福棠注:“墨,規矩也,即法度也。進退雖必守法度,然隨敵屈伸,亦當因利以決戰?!边@里的“墨”,指木工用繩所劃的墨線,可以引申為作戰計劃。孫子指出:實施作戰計劃,要隨著敵情的變化而不斷改變,以決定戰事的勝利。孫子這種作戰計劃要隨敵情而不斷改變的主張,具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短搶崱菲f:“兵因敵而制勝”,“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迸c此篇“踐墨隨敵”的論述,一脈相承。
戰爭中計劃隨敵情而不斷改變,是常有的事。三國魏文帝時,魏將曹仁率軍數萬人攻打吳國濡須(今安徽無為東南),但事先卻揚言要攻打東面的羨溪。當吳將朱桓派部隊趕赴羨溪救援后,忽報魏軍已進到距濡須70里處。朱桓于是速派人追回派往羨溪的部隊,部隊未回而曹仁的主力已到達濡須。當時朱桓身邊隊伍僅有5000人,諸將見魏軍眾多,都很恐慌。面對新的敵情,朱桓隨即改變作戰計劃,命令部隊偃旗息鼓,示弱于魏以惑敵。曹仁果然命令他的兒子曹泰率領部隊向濡須城發起攻擊,另派大將常雕率諸葛虔、王雙等乘油船襲擊朱桓后方,自領部隊萬人留守作為后援。朱桓以一部進擊魏水軍,自率主力抗擊魏攻城軍。曹泰首先戰敗,燒營而退。朱桓又集中主力攻擊魏水軍,斬殺常雕,活捉王雙。魏軍被殺和溺死的有千余人。
這一戰,魏軍采取聲東擊西的辦法以迷惑敵人,吳將朱桓發現魏軍改變戰地后也隨即調整作戰計劃,調遣各路軍隊抗擊魏軍的進攻。在自率主力戰勝魏攻城軍后,又集中兵力突擊魏水軍。孫子名言:“踐墨隨敵,以決戰事”,使吳將朱桓調遣自如,隨敵而動,取得大勝。
上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下一篇:孫子兵法·名言篇·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