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清議酷于律令①,清議之人酷于治獄之吏。律令所冤,賴清議以明之,雖死猶生也。清議所冤,萬古無反案矣②。是以君子不輕議人,懼冤之也。惟此事得罪于天甚重,報必及之。
【譯文】清議比法令還要嚴酷,清議之人比治獄的吏卒還要嚴酷。被法律冤屈的人,可以依靠清議得以申明,這個人雖死猶生。被清議冤屈的人,萬古也不會得到翻案。因此君子不輕易地議論別人,害怕冤屈了別人。只有這件事得罪天最重,必然要受到報應。
注釋
【注釋】①清議:一般指公正的評論,古時指鄉里或學校中對官吏的批評。 ②反:同翻。
【名句】清議酷于律令①,清議之人酷于治獄之吏。律令所冤,賴清議以明之,雖死猶生也。清議所冤,萬古無反案矣②。是以君子不輕議人,懼冤之也。惟此事得罪于天甚重,報必及之。
【譯文】清議比法令還要嚴酷,清議之人比治獄的吏卒還要嚴酷。被法律冤屈的人,可以依靠清議得以申明,這個人雖死猶生。被清議冤屈的人,萬古也不會得到翻案。因此君子不輕易地議論別人,害怕冤屈了別人。只有這件事得罪天最重,必然要受到報應。
注釋
【注釋】①清議:一般指公正的評論,古時指鄉里或學校中對官吏的批評。 ②反:同翻。
上一篇:毀我之言可聞,毀我之人不必問也。使我有此事也,彼雖不言,必有言之者。我聞而改之,是又得一不受業之師也。使我無此事耶,我雖不辨,必有辨之者。若聞而怒之,是又多一不受言之過也。
下一篇:君子之為善也,以為理所當為,非要福,非干祿;其不為不善也,以為理所不當為,非懼禍,非遠罪。至于垂世教則諄諄以禍福刑賞為言,此天地圣王勸懲之大權,君子不敢不奉若而與眾共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