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出處】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譯注】檢驗玉的真假,要燒滿三天才知道;辨別豫樹和樟樹,要等長上七年才行。試玉:作者自注:“真玉燒三日不熱。”試,檢驗。辨材: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識別事物或人的好壞,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例]當然,考試不是選才的唯一方式,對復雜人才的識別還須假以時間,所謂“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古辛《贊以考識才》)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出處】唐·白居易《放言五首》
【譯注】檢驗玉的真假,要燒滿三天才知道;辨別豫樹和樟樹,要等長上七年才行。試玉:作者自注:“真玉燒三日不熱。”試,檢驗。辨材:作者自注:“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
【用法例釋】用以說明識別事物或人的好壞,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例]當然,考試不是選才的唯一方式,對復雜人才的識別還須假以時間,所謂“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才須待七年期”。(古辛《贊以考識才》)
上一篇:《試作小詩君一笑,從來佳茗似佳人.》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誰瞑銜冤目,寧吞欲絕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