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
【注釋】
選自《墨子·尚賢中》。
黨:袒護。
偏:偏袒,偏愛。
嬖(bì):沉溺。
顏色:指女色。
【賞析】
墨子認為,古代英明的君主非常尊重賢能,重視人才在國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人才選用上,要出以公心,要求嚴格,有一套選賢任能的標準。墨子總結說:
“不黨父兄,不偏貴富,不嬖顏色。”
意思是:不偏袒父兄,不偏愛富貴,不寵幸美色。
墨子認為,推選賢能應該注重考查是否有真才實學,而不應該講親疏、論貧富、看出身,更不該受美色的誘惑。只要是真正有才能的人,就加以任用,授以重任。同時將那些平庸的、不賢明的官員罷免掉。古代時,舜是一個普通農夫,在歷山耕種,在河畔制作陶器,在雷澤打魚。堯不拘一格將他從服澤之陽發掘出來,授以重任,管理國家,后來又將帝位禪讓給他。伊摯本是有莘氏女兒的私臣,一個廚師。商湯發現他賢能,任用他為相,管理天下。傅說最初只是一個筑墻的人,曾身披褐衣,圍著繩索,修筑城墻。武丁發現了他,任用他擔任三公之職,國家大治。
因此,古代英明的君主,在選用賢能時,能夠做到不偏袒親屬,不偏愛富貴,不偏近美色,唯才是舉,將真正的賢士舉薦出來,將無能的罷免掉,于是天下太平,社會穩定。人民不會因為饑餓而沒有食物,不會因為寒冷而沒有衣服,不會因為勞累而不能休息,天下也不會因為混亂而得不到治理。
上一篇: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賢良之士寡,則國家之治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天下兼相愛則治,交相惡則亂。|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