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注釋】
選自《論語·泰伯》第四章。
善:友好,和氣。
【賞析】
孔子的弟子曾子患了重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對他說:
“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意思是:鳥將要死的時候,它的鳴聲也會十分哀傷;人快要死的時候,他的話往往充滿善意。
在人們眼中,鳥兒無憂無慮,成天快樂地在林中歌唱著,但當死亡來臨時,它也會發(fā)出聲聲悲鳴;人生在世,受種種利害關系的制約,往往言不由衷,表達的觀點都經(jīng)過“利害”二字的過濾,未必是真實心聲。可是,當生命之光即將熄滅時,一切“利害”均失去了它的約束力,人就會拋棄一切顧忌,流露真情,說出真言,表現(xiàn)出超越利害、名利的人性的光輝。
那么,曾子講的“其言也善”,是什么善言呢?曾子認為,學道以修身為最重要,而陳設禮器之類,只是細微末節(jié)的小事。這表明,曾子看重三項禮儀準則:一,嚴肅禮容外貌,以避免粗悖傲慢;二,端正儀態(tài)神色,以近于誠實守信;三,注意言辭聲調(diào),以避免鄙陋背理。
曾子說的這三項禮儀準則,據(jù)前人的解釋是:“人之相接,先見容貌,次觀顏色,次交語言,故三者相次而言也。”
上一篇: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