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注釋】
選自南朝梁·蕭統《文選·序》。
踵:因襲,繼承。
其:他。此處指前人。
增華:更加燦爛美好。華,光彩。
厲:猛烈。
【賞析】
南朝梁昭明太子蕭統愛好文學,曾與許多著名文人一起討論和寫作文章。他編撰的《昭明文選》,是現存最早的詩文總集,選錄了先秦至梁代作者130余人的賦、詩、詔、表、書信等諸體文章。他在《文選·序》中論述了文章發展的總規律,頗有見地。他說:
“蓋踵其事而增華,變其本而加厲,物既有之,文亦宜然?!?/strong>
意思說:繼承前人的業績,并發揚光大之。事物之道如此,文章之道也應該這樣。
蕭統以車輛和寒冰作比喻,說明無論人類生活還是自然界一切,都是按照“踵事增華“、“變本加厲”的規律發展變化的。因此,文學創作也該如此,在繼承前人成就的基礎上,使其“隨時變改”,不斷發揚光大,由簡單質樸發展得更加繁富華美。
蕭統的這個認識,是文學發展客觀事實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漢末建安時期,文學的發展已進入“自覺時代”,不再像漢代儒生那樣把文學視為經學的附庸。從晉代開始,人們開始注意到文學由質趨文的變化。東晉葛洪就在《抱樸子外篇·鈞世》中說:“古者事事醇素,今則莫不雕飾,時移世改,理自然也。”到了南朝,人們對這一點認識得更為普遍,不管是論社會生活,還是論文學、書法等,都常常舉出古質今文的規律。特別是齊梁時代,人們對語言的形式美非??粗兀v究辭藻富麗,對偶工整,聲律和諧,駢體文有了很大發展。所以,蕭統《文選·序》中表述的觀點,與當時的時代風氣是密切相關的。
《文選·序》本身也講求文辭聲色之美。其句式大多整齊,四字、六字句最多,但也富于變化,還時而插入散句,因而并不呆板。講究對偶,注意聲調的變化和諧,讀來鏗鏘流利。語言生動貼切,頗見錘煉之功,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今天,“踵事增華”、“變本加厲”已成為成語,至今仍有生命力。
上一篇:潘詩爛若舒錦,無處不佳;陸文如披沙簡金,往往見寶。|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傅燮之但悲身世,無處求生;袁安之每念王室,自然流涕。|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