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注釋】
選自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黔婁之妻:黔婁,春秋時魯國的高士,不求仕進,獨善其身。后面兩句話,指黔婁之妻所言(本于《烈女傳》)。其余各本無“之妻”二字,作“黔婁所言”,就是指黔婁本人所言了。
戚戚:憂愁的樣子。
汲汲:竭力求取。
【賞析】
這是陶淵明《五柳先生傳》中最后一段“贊”中的話。《五柳先生傳》是用史傳體寫的散文,根據史傳體例,文末的贊,是史官評論傳主的結語。文中的傳主五柳先生是作者自況,所以這是陶淵明對自己一生的一個評價態度:
“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strong>
意思說:黔婁之妻曾經說過,不要為貧賤憂愁,不要竭力去求取富貴功名。
黔婁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高士,不求仕進,獨善其身。他的妻子與他志趣相投,安貧樂道,不為貧賤憂愁,不追求功名利祿。所以陶淵明在“贊”中引用她的話來贊揚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是個真隱士,住房破漏,衣服破舊,飲食不繼,卻安然自在,而且還寫文章抒懷述志,自得其樂。他滿足于這樣的生活,所以心里踏實,沒有追求也沒有失落,沒有苦悶也沒有煩憂。顯然,他樂于老莊的自然無為、返樸歸真之道,而跟當時社會虛偽丑惡的門閥榮利之風決裂。
史傳的贊,由史官撰寫,表明褒貶的立場。而本文中,作者為自己寫贊,歸納出五柳先生的兩個特點:一是不愁貧賤,不求富貴;二是怡然自樂,返樸歸真,希望過先民般的生活。這就將五柳先生的真性情、真本色十分樸實自然地表達了出來。
上一篇: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巒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