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檀弓下》記載:一次,孔子從泰山旁經過,見一個婦人在墳上哭得非常傷心。孔子讓子路去問她。那婦人說,從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后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了,現今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說: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她說,這里沒有苛政。孔子聽了說:“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本段從那婦女三代人都被老虎吃了,但由于沒有苛政而不肯離開一事,說明苛政猛于虎。無苛政:這里地處山區,官府的政令達不到,沒有繁重的捐稅服役。本條意思是:官府的苛政比老虎還厲害。說明官吏壓榨之深重。
《禮記·檀弓下》記載:一次,孔子從泰山旁經過,見一個婦人在墳上哭得非常傷心。孔子讓子路去問她。那婦人說,從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后來我的丈夫又被老虎吃了,現今我的兒子又被老虎吃了。孔子說:那你為什么不離開這里呢?她說,這里沒有苛政。孔子聽了說:“小子識之,苛政猛于虎也。”
本段從那婦女三代人都被老虎吃了,但由于沒有苛政而不肯離開一事,說明苛政猛于虎。無苛政:這里地處山區,官府的政令達不到,沒有繁重的捐稅服役。本條意思是:官府的苛政比老虎還厲害。說明官吏壓榨之深重。
上一篇:《芳餌之下,必有懸魚.》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茍信不繼,盟無益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