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文必須放,放之如野馬,踶(di地)跳咆嗥,不受羈絆,久之必自厭而收束矣。此時加以銜轡,其俯首樂從。且弟子將脫(蛻)換時,其文必變而不佳,此時必不可督責之,但涵養(yǎng)誘掖,待其自化,則文境必大進。》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王筠《教童子法》,循序漸進類名言句子
寫詩作文一定要放得開,放開如同野馬一樣,踢跳嗥叫,不受羈絆約束,時間長了一定自行厭倦而收束。這時用銜和轡加以制約,它就會低頭樂于服從。再說孩童的寫作將到蛻變轉(zhuǎn)換之時,他們的詩文一定變得不太好,這時候一定不能指責他,只能耐心誘導,等到他們自行轉(zhuǎn)化,那么詩文的境界一定大有長進。
上一篇:《未能窮理知性而言天人之際,是謂躐(lie獵)等.》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截得斷,才合得攏.教子者,總要作今年讀書,明年廢學之見,則步步著實矣.》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