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語出宋·陸游《病起書懷》。詩曰:“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闔(hé)棺:蓋棺,指人死說。這兩句詩的意思是:我地位低微,卻不敢忘懷憂國憂民,能否干一番事業,得到死后才可定論。此篇是淳熙三年(1176)陸游在成都時寫的,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渴望收復失地的愛國之情。后人常引用“位卑”一句來說明關心國家大事,為國家分憂。
例如
①“位卑未敢忘憂國”,地位卑微的“平民”,并不乏寬廣的一身浩然正氣,可以說,沒有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平民”,就沒有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就沒有光輝燦爛的錦繡前程。(摘自皮麗英《我以“平民”為樂》)
②這種參與社會和經濟生活的強烈意識,實際上凝聚著當代青年“位卑未敢忘憂國”的憂國憂民的歷史責任感,它以率直、坦誠的形式出現,自然包含著青年朋友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和期望。(摘自《中國青年》編輯部《透過七萬多份答卷……》)
③讀完《今日“兩地書”》,我深為邊防戰士“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所感染。(摘自胡小明《位卑未敢忘憂國》)
④“位卑未敢忘憂國”,小張就是這樣一位值得欽敬的農民。農村基層干部群眾中的大多數,都渴望基層干部機制好起來,渴望農村社會環境好起來,因為只有這樣,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才會真正好起來。(摘自徐付群《編輯部記事》)
⑤屈原九死無悔,于謙清白一生,林則徐不避禍福,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魯迅“我以我血薦軒轅”……他們赴國家之難,造福蒼生,踐行愛國為民、正身律己的價值取向,喚醒人們于國于民的道義感和責任感。(摘自胡紫薇《知榮明辱 修身正己》)
上一篇:蘇軾《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詩句鑒賞
下一篇:陸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