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語出唐·杜甫《兵車行》。詩曰:“……長者雖有問,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關西卒。縣官急索租,租稅從何出?信是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君不見:即君不聞。見:聞。唐詩中多用“君不見”發(fā)端,引出下邊的感嘆。青海:即今青海省西寧以西一帶,因有大湖名青海,故稱。原為吐谷渾之地,唐高宗時為吐蕃所占,以后數(shù)十年間唐與吐蕃多次發(fā)生戰(zhàn)爭。“鳳儀中,李敬玄與吐蕃戰(zhàn)敗于青海。開元中,……皇甫惟明、王忠嗣先后破吐蕃,皆在青海。”(錢謙益引《舊唐書·西戎傳》)白骨無人收:梁·鼓角橫吹曲《企喻歌》:“尸喪狹谷中,白骨無人收。”煩冤:煩躁憤懣。天陰:李華《吊古戰(zhàn)場文》:“往往鬼哭,天陰則聞。”啾啾(jiū jiū):古人想象中鬼的嗚咽聲。這幾句詩的意思是:你沒聽見嗎?那青海西邊的古戰(zhàn)場上,多年來白骨無人收拾,新鬼煩躁憤懣,舊鬼還在哭泣,天陰雨濕之時,那嗚咽聲凄凄慘慘,令人感到恐怖。詩人描寫出“武皇(實指唐皇)開邊猶未已”所造成的惡果,那唐王朝窮兵黷武、用兵西域的罪惡,被深刻地揭露出來。后人常引用這幾句詩來描述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
例如
①啊,青海湖,我在古代詩人的詩中讀到過“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蕭殺,荒涼,凄凄慘慘……(摘自戴永夏《西行散記》)
②唐詩云:“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這也許是古時青海的景象吧!現(xiàn)在的青海并不那么荒涼。(摘自朱振聲《新長征中筑路忙——柴達木散記》)
③“……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我們的萬里長江文化考察才剛剛開始,難道死亡的陰影就跟隨而來了么?不知還有多少困難危險在前面等待我們,腳下的路,該怎樣在執(zhí)著的信念中延伸呢?……(摘自黎正光等《江源一日》)
④在幾千年的漫長歲月里,它哺育中華民族,也歷經(jīng)大苦大難,“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這是杜甫的沉郁悲歌。(摘自郎紹君《西部繪畫之夢》)
⑤但是,當人們試圖用戰(zhàn)爭解決爭端的時候,犧牲的總是人民,戰(zhàn)爭從來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這等的殘酷,如果用數(shù)字、用理念的方式來談論,不足以動人的話,我們還可以經(jīng)常讀讀杜甫的詩歌《兵車行》:“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路過諾曼底陣亡將士墓群,中國古人煉就的絕妙詩句是很管用的。(摘自李天綱《諾曼底的云》)
上一篇:李開先《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詩句鑒賞
下一篇:鄭板橋《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