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語出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八首之三。詩曰:“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子聿:陸游最小的兒子。紙上:指書本。躬行:親身實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從書本上學來的知識終歸覺得淺薄,必須懂得身體力行,參加社會實踐,方能見出真知。這是詩人學習實踐的經驗之談。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說明實踐出真知的道理。
例如
①回北京以后,就這個問題,我幾次請教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李文杰同志,并且閱讀了一些有關大溪文化的資料和文章。“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于是,金秋時節,再次前往長江中下游探訪祖先的足跡。(摘自楊兆麟《探訪祖先的足跡——大溪文化見聞》)
②由此觀之,采擷、品嘗生活的“鮮荔枝”,實在是一切藝術工作者不可等閑視之的事情。“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偉大詩人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第三首中的這一聯詩,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個筆耕者的座右銘。(摘自江溶等《創作例話·難能可貴鮮荔枝》)
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一個語文教師要指導學生作文,要分析范文的得失長短,自己卻從不動筆寫文章,沒有親身體驗寫作甘苦,教學就容易隔靴搔癢,帶八股腔調。(摘自鄢烈山《教師、編輯與科研、寫作》)
④“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應該自覺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到基層去、到農村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知識轉化為能力,把能力轉化為責任。(摘自寧博《在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
⑤對于讀書,晉代陶淵明是“好讀書不求甚解”,南宋陸游卻認為“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朝朱熹覺得“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而北宋詩詞大家蘇軾則有這樣的體會:“讀書切忌在慌忙,涵詠工夫興味長。”(摘自武宏鈞《書須用“心”來讀》)
上一篇:陸游《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詩句鑒賞
下一篇:白居易《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詩句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