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
【出處】唐·李白《長干行二首》
【譯注】我一直保持著尾生抱柱的信念,愿與你形影相隨,哪會想到有與你分離,上望夫臺盼歸的一天呢? 抱柱信:《莊子·盜跖》載,尾生與一女子相約于橋下,女子沒有來,大水上漲,尾生為了守信,抱著橋柱不走,最后被淹死。后用“抱柱”喻堅守信約。望夫臺:古代許多地方都流傳有男子久出不歸,其妻登山盼望的故事,因而有“望夫山、望夫石、望夫臺”等名稱。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思婦盼歸,或形容女子與愛人永不分離的堅貞信念。[例]愛情應該堅貞。從“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與君絕”,“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到“戰士自有戰士的愛情:忠貞不渝,新美如畫”,這里面,難道沒有一種美好的道德信念嗎? (肖林《試談〈愛,是不能忘記的〉的格調問題》)二、用以比喻講信用,守誓約。[例]自古以來,講信用的人受到人們的歡迎和贊頌,不講信用的人則受到人們的斥責和唾罵。李白曾在他的《長干行》中寫道:“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臺。”(鄭永廷等《人際關系學》)
上一篇:《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