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好(hào):喜愛,愛好。惡(wù):厭惡。百姓所愛好的,自己也愛好;百姓所厭惡的,自己也厭惡。《禮記·大學》:“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例】耐心地、認真地聽聽群眾的“牢騷”、“怪話”,然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徹底改變那種“己好則好之,己惡則惡之”的做法,就可以使自己永遠保持同群眾的血肉關系。(呂企才《莫因“牢騷”惱不休》)【提示】“好”在這里不讀hǎo;“惡”在這里不讀è。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好(hào):喜愛,愛好。惡(wù):厭惡。百姓所愛好的,自己也愛好;百姓所厭惡的,自己也厭惡。《禮記·大學》:“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
【例】耐心地、認真地聽聽群眾的“牢騷”、“怪話”,然后“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徹底改變那種“己好則好之,己惡則惡之”的做法,就可以使自己永遠保持同群眾的血肉關系。(呂企才《莫因“牢騷”惱不休》)【提示】“好”在這里不讀hǎo;“惡”在這里不讀è。
上一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民傷則離散,農傷則國貧》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