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練達人情皆學問,精明世故即經綸。
【譯注】
練達:閱歷多,通曉人情世故。經綸:理出絲緒謂之經,編成繩索謂之綸,這里指才干和抱負。
通曉人情道德,這就是學問;懂得處世之道,這就是才干。
輯自《古黟楹聯》
【感悟】
事在人為,業由才舉。識才用人是良商善賈高明于他人之處,也是做到人和的重要前提,是一大學問。作為商人欲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學會識才用人。凡是人才,必得信任之重用之。眾多徽商興業旺商,成功之處便是重視人才,唯賢是用,集中體現在選人講求德才兼備,尤其以德才為本,首重在德。“有德無才可貴,有才無德可輕。”凡用人,必先察其為人處世是否歷練能干,寧可大才而小使,不可小才而大用。才不稱事,必至失敗;力不從心,必至受挫。
【故事鏈接】
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總結范蠡、計然經商之策時說:“善治生者,能擇人而任時。”許多徽商正是這樣。明代歙縣許秩“南訖閩廣,北抵兗冀”,善于捕捉商機,能夠任人趨時,積累十余年,便成富商巨賈。許秩生活于弘治嘉靖年間。成人之后,他首先是和他人在河北經商,碰上河北饑荒,他就帶著積蓄回到家鄉,在曾祖父的許可下,他又外出,南到福建、廣東,北到兗州、冀州一帶,十來年后,已經很富有了。他還不滿足,又從山東青州前去湖南,第二年,他又從湖南北上,這樣一來一往的販運,讓他賺了一大筆。當次年他從山東歸來的時候,他已經成為鄉里最有資財的人了。這個時候,算起來他離家已經20年了,可他回來僅兩個月,又要出門。有人勸他:你年紀大了,該在家鄉享受田園風光了,何必再去經歷艱難險阻呢?他不聽,繼續在外經商。有一天,他讀《貨殖傳》,看到四川人善于商貿,而且也善于享樂,他就有了興致,買船溯流而上,一路上他飽覽了川峽風光,又將四川的物產運到山東一帶,來回兩趟,獲利更多。他回答勸他安享晚年的人:“男子生而桑弧蓬矢以射四方,明遠志也。吾雖賈人,豈無端木所至國君分庭抗禮志哉!且吾安能效農家者流,守镃基、辨菽麥耶?”他不愿意安享田園閑適的生活,即使年紀已大,仍然還要奮斗一番。他經商除了獲取資財外,更重要的是實現自己的遠大志向。
【延伸閱讀】
《紅樓夢》第五回中有一副寓意深刻的對聯:“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其大意是:明白世事,掌握其規律,這些都是學問;恰當地處理事情,懂得道理,總結出經驗,這就是文章。
上一篇:《書是良田,傳世莫嫌無厚產;仁為安宅,居家何必構高堂》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良賈深藏若虛,無移于侈汰》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