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丈夫貴立功名垂竹帛耳,豈必科目顯哉?
【譯注】
貴:重視。垂:流傳。竹帛:古代寫字用的竹簡和白絹,借指典籍史冊。意為建立偉大功勛,名載青史。科目:通過科舉取得的功名。
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崇尚通過建功立業(yè)來名垂青史,難道只有通過科舉取得功名才能光宗耀祖嗎?
休寧程良錫3次應武試,皆因故沒有考中,于是作如上感言。后來他懷著“立功名,垂竹帛”的抱負,棄賈從戎,例授宣州衛(wèi)指揮僉事。
輯自《休寧率東程氏家譜》卷11《明威將軍程天龐甫小傳》。
【感悟】
俗話說:“好漢不怕出身低,行行都可出狀元?!蔽鞣揭灿兄V語說:“條條大路通羅馬?!笔略谌藶?,只要問心無愧,每一種職業(yè)都可以功成名就,每種職業(yè)都可以造就杰出人才。
【故事鏈接】
明朝時,李魁在沒有獲得商業(yè)上的成功之前,家境十分貧寒,經(jīng)常吃不飽、穿不暖。但是,因受到社會上輕視商人傳統(tǒng)的影響,李魁遲遲沒有做出經(jīng)商的打算。眼看著家人跟著自己餓肚子,李魁百感交集,他想:我堂堂一個男子漢大丈夫,難道真的連養(yǎng)家糊口的錢都賺不到嗎?經(jīng)商一直是被文人雅士鄙視的行為,但是因為生活所迫,也只能走這條路了。有了經(jīng)商的打算,李魁便與自己唯一的親人——祖母商量。祖母雖然不愿意孫子去經(jīng)商,但是除此之外又沒有其他的辦法,就只好同意了。然而,祖孫倆卻為經(jīng)商的資本發(fā)起愁來。家里是一點積蓄也沒有,也沒有什么值錢的東西可以換錢。于是,李魁決定把唯一的財產(chǎn)——自己家里的一間房子賣掉換取本金。但是,他家的房子已經(jīng)十分破舊,與買主好說歹說換來10兩銀子。拿到這來之不易的本金,李魁熱淚盈眶,下定了破釜沉舟的決心。
經(jīng)過一番仔細的考慮之后,李魁決定去南京。于是,他便拿著這10兩銀子,草草地收拾了行李出發(fā)了。為了節(jié)省資金,李魁一路上風餐露宿、忍饑挨餓,連旅店都舍不得住,夜晚棲身于墻角處或是破廟之中。到南京之后,他依靠著僅有的本金起家,不怕辛苦勞累,生意終于有了起色,手里的錢也一點一點積攢了下來。就這樣過了幾年,他漸漸把小本生意做大,并最終能夠買田置地了。
上一篇:《徽商不蹲家,經(jīng)營走四方》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聞賈由積纖而巨者,未聞委約趨侈而不反喪故有也》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