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寓言篇·郢人鬻母
〔說山訓〕郢人有鬻其母①,為請于買者曰:“此母老矣!幸善食之而勿苦②?!贝诵写蟛涣x而欲為小義者。
〔注釋〕 ① 郢: 楚國郢都。鬻: 買。 ② 幸: 希望。食: 供養??啵?使受苦。
【鑒賞】當郢人在干一件大不孝的忤逆之事——要將自己的母親賣出時,還假裝慈悲地對買主說:“這位老母親年邁了,請你好好奉養她,別讓她受苦。”這則故事可謂又一次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陰暗面——假借仁義來做罪大惡極的事情。
仁義本來是儒家極為高尚的道德主張,但在現實中卻又常常被人們利用起來做壞事。對此,莊子曾經以“盜亦有道”的論述作了深刻闡析?!肚f子·胠篋》講道:
“跖之徒問跖曰:‘盜亦有道乎?’跖曰:‘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圣也;入先,勇也;出后,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墒怯^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圣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圣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跖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并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p>
莊子在這里深刻地指出,當圣人為世人制造出斗斛、權衡、符璽、仁義來矯正世事,為人們確立一個正義的原則時,大盜卻連斗斛、權衡、符璽、仁義這些東西也給偷去了。因此,善良的人能夠根據圣人的原則有所樹立,而盜賊也能夠假借圣人的原則由小盜成為大盜。但是,天下善良的人往往很少,而不善良的人卻往往很多,所以圣人之道對于天下有利的時候少,而對于天下有害的時候多。由此,莊子無奈而悲涼地指出:“圣人不死,大盜不止?!?/p>
歷史也一次次無情地證明了莊子的斷言,上至假借仁義竊取國家政權的暴君,下到假借仁義來做傷天害理之事的郢人,無不是竊取了圣人之道的盜賊。而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正如莊子所言,“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人總會有為了自己的私利而犯錯誤,同時又盜取仁義來作掩飾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又何嘗不是盜賊呢?每當此時,我們都應當作深刻的懺悔,“勿以惡小而為之”,否則,當我們由小偷變成了大盜,悔之晚矣!
上一篇:《淮南子·名言篇·遍愛群生而不愛人類,不可謂仁》鑒賞
下一篇:《淮南子·寓言篇·鄙人棄玉》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