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名言篇·騏驥千里,一日而通;駑馬十舍,旬亦至之
〔齊俗訓〕夫待騕褭、飛兔而駕之①,則世莫乘車;待西施、毛嬙而為配②,則終身不家矣。然非待古之英俊,而人自足者,因所有而并用之。夫騏驥千里,一日而通;駑馬十舍,旬亦至之③。由是觀之,人材不足專恃,而道術可公行也。
〔注釋〕 ① 騕褭、飛兔: 均為古代駿馬的名稱。 ② 西施、毛嬙: 均為古代著名美女。 ③ 舍: 古代稱宿營為“舍”,《左傳·莊公三年》說:“凡師一宿為舍?!笔峒词?。旬: 一旬十天。
【鑒賞】千里馬一天就能跑完一千里的路程,但一般的馬也能在十日之內走完這一千里路?!痘茨献印吠ㄟ^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是,每個人都是有價值的,不能因為一個人能力比另一個人能力強而否定了另一個人的價值;同時,不能只用天生的能力為標準來衡量人的價值,也要看他后天的作為。
其一,就每個人都有其價值來說,《淮南子》打了兩個生動的比方: 如果一定要等到有了騕褭和飛兔這樣的駿馬才駕車,那么天下人就別想乘車了;如果一定要等到有了西施和毛嬙這樣的美女才婚配,那么終身也別想成家了。騕褭和飛兔這樣的駿馬,以及西施和毛嬙這樣的美女在世界上畢竟是少數,如果只肯定這種駿馬、這種美女的價值,并因此而否認了其他馬、其他女子的價值,顯然是有問題的。落實到人類的社會生活而言,普通大眾畢竟在社會上占絕大多數,而英雄豪杰畢竟是極少數。如果舍去了這大多數而只依靠這極少數,社會是發展不起來的。也正是因此,歷史上大凡有所建樹的政治家和大思想家無不重視民眾的力量。如漢代思想家賈誼曾說:“國以民為本,君以民為本,吏以民為本”;“民者,萬世之本也”(《新書》)。《荀子·哀公》中引述了孔子的這樣一段話:“且丘聞之,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焙髞硖瞥趺辔横绾吞铺谝捕啻无D引這樣的觀點,如:“臣又聞古語云:‘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菹乱詾榭晌?,誠如圣旨。”(《貞觀政要·論政體》)
其二,就看待一個人的價值還要考察其后天努力來說,先天條件好的人如果不努力的話,最終亦會一事無成;而先天條件相對差一點的人,只要后天不斷地努力,也能取得很高的成就?!盾髯印駥W》中有一段與《淮南子》類似的話,正說明了這個道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比俗顚氋F的價值在于后天的努力與奮斗,如《中庸》所說:“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比绻軌蚩偸歉冻鍪队趧e人的努力,何愁趕不上別人呢?
正是基于以上兩點,《淮南子》得出了“人材不足專恃,而道術可公行也”的結論,認為國家的治理應當依靠大眾的力量,踐履“道術”的事業是每個人都能參與進來的。
上一篇:《淮南子·名言篇·非規矩不能定方圓,非準繩不能正曲直》鑒賞
下一篇:《淮南子·寓言篇·魯人報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