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
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出處
《易》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獲之,無不利。”子曰:“隼者,禽也;弓矢者,器也;射之者,人也。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何不利之有?動而不括,是以出而有獲,語成器而動者也。”
——《周易·系辭下》
譯文
《周易》說:“王公出獵,登在高墻上瞄射鷹隼,一箭命中,象征著無往不利。”孔子說:“隼是鷹鳥,弓矢是打獵的利器,能執弓而射中禽獸的是人。君子蘊藏著才能在身上,等待時機的來臨,而有所作為,還有什么不利的呢?有所行動時,絕無障礙,所以出外必有收獲。這是說君子做好了充分的準備才會有所行動。”
名句解讀
君子藏器俟時,就算有卓越的才能和超群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候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比喻懷才以等待施展的時機。
經典故事
真正的君子在不利于自己的情況下,要藏器待時,等待機會;而在時機成熟之際則要果斷行動,不能拖泥帶水。
《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冑”中記敘了這樣一個故事,“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后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后來曹操請劉備喝酒,劉備心下忐忑,不知曹操到底是什么用意。席間,曹操讓劉備列舉天下英雄,劉備說了一串兒名字,其中當然沒有自己。曹操說,這些人算什么,像你我這樣的人才算是英雄呢。劉備聞言大驚,以為曹操看穿了自己的野心,手一抖,筷子掉在了地上。正在這時,雷聲大作,劉備趕緊借此掩飾自己的失態,說雷聲太大了,嚇得他筷子都掉了。曹操見狀,心想打個雷都能把他嚇成那樣兒,估計成不了氣候,也就不再戒備他。
劉備是聰明的,他把自己的鋒芒“藏”起來,讓曹操摸不清自己的實力與底細,產生輕敵之心,從而放松警惕,這才有后來成熟之后的“動”,他一躍而出,最終有三分天下的功績。
而當時的孔融卻恰恰相反,他不懂得“藏器于身”的道理,剛直耿介,剛踏入仕途,就鋒芒畢露。董卓操縱朝廷廢立時,他每每忤卓之旨,結果左遷。后來又常常發議論或寫文章攻擊嘲諷曹操的一些措施:曹操要殺太尉楊彪,孔融勸說他不要濫殺無辜,以免失去天下人心,并且聲稱如果殺了楊彪,他明天就撩起衣服回家,再也不做官了,楊彪得免一死;曹操下令禁酒,孔融又一連作書加以反對。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著手實施統一大業的前夕,為了排除內部干擾,開始對孔融下手了。他授意別人誣告孔融“欲規(謀劃)不軌”,這樣,孔融被棄市,妻子兒女同時遇害,最終因鋒芒太露,丟了性命。
老子曾告誡世人: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一個人不自我表現,反而顯得與眾不同;一個人不自以為是,會超出眾人;一個人不自夸,會贏得成功;一個人不自負,會不斷進步。)老子的這個“不敢為天下先”的人生哲理,實際上教會我們要尊重別人的長處,善于守拙,既不會影響優勢的發揮,還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上一篇:《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賞析|譯文|出處|解讀|
下一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賞析|譯文|出處|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