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阮籍·詠懷詩》原文、賞析、鑒賞
其 一
夜中不能寐〔2〕,起坐彈鳴琴。薄帷鑒明月〔3〕,清風吹我襟。孤鴻號外野〔4〕,翔鳥鳴北林〔5〕。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6〕。
〔1〕《詠懷》是阮籍一生詩作的總題,不是一時所作。內容主要表現魏、晉易代之際詩人的各種感慨。這里選錄其中第一、第三十一兩首。據逯欽立校輯《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本。阮籍(公元210~263),字嗣宗,陳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竹林七賢”之一。阮籍身處魏、晉易代之時,他在政治上與曹魏集團關系較為密切,對司馬氏集團統治多采取不合作態度。因此,其處境十分險惡。為了全身避禍,阮籍終日“飲酒昏酣,遺落世事”,日常交際更是“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不滿現實政治,又不敢明確表達。因此,內心極為痛苦。阮籍的文學成就很高。他擅長五言詩,《詠懷詩》有八十二首。詩篇多表現嗟生憂時、苦悶彷徨的心情,對黑暗現實諷刺頗多。表現手法上多用比興,或用自然景物象征,或用神話游仙暗示。后人對阮籍《詠懷詩》評價較高。鐘嶸《詩品》將其五言詩列為上品,說其詩“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于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頗多感慨之詞,厥旨淵放,歸趣難求”。
〔2〕寐:入睡。
〔3〕這句意思是說:月光照在薄薄的帷帳上。帷,帳幔。鑒,照。
〔4〕鴻:雁。號:鳴叫。外野:野外。
〔5〕翔鳥:飛翔的鳥。北林:典出《詩經·秦風·晨風》:“鴥彼晨風,郁彼北林,未見君子,憂心欽欽。”
〔6〕“徘徊”二句意思是說:鳥和人一樣都在不寐中徘徊,但又能看到什么呢? 不過讓我更加憂傷罷了。
其 二
駕言發魏都〔1〕,南向望吹臺〔2〕。簫管有遺音〔3〕,梁王安在哉〔4〕 ?戰士食糟糠,賢者處蒿萊〔5〕。歌舞曲未終,秦兵已復來〔6〕。夾林非吾有〔7〕,朱宮生塵埃〔8〕。軍敗華陽下〔9〕,身竟為土灰〔10〕。
〔1〕駕:駕車。言:語助詞。魏都:戰國時魏國都城大梁,即今河南開封。作者在這里以戰國之魏喻曹魏。
〔2〕南向:向南。吹臺:又稱繁臺、范臺,戰國時魏王宴飲之所,在今開封市東南。
〔3〕遺音:指戰國時流傳下來的音樂。
〔4〕梁王:即戰國時魏王嬰。因魏以大梁為都,故又稱魏王為梁王。
〔5〕“戰士”兩句:概括的是魏王當年統治下的情形,戰士生活困苦,吃的糟糠;賢者身居草野之中,不被任用。蒿萊,草野之地。
〔6〕“歌舞”兩句意思是說:魏王在吹臺上歌舞正酣,樂曲未完,秦國軍隊已兵臨城下。
〔7〕夾林:梁王在吹臺附近建造的游覽之所。
〔8〕朱宮:指吹臺華麗的宮室。
〔9〕華陽:山名,在今河南密縣境內。魏安釐王四年(公元前273),秦將白起在此大敗魏軍,斬首十五萬,魏人割南陽求和。
〔10〕竟:終。土灰:指死亡。
阮籍身處魏晉易代之際,因為政治環境險惡,稍有不慎便可能招禍,所以阮籍在詩中大多不敢明白表露心跡,而用隱晦曲折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夜中不能寐”一詩就是運用這種方式抒寫了作者憂郁悲傷的思想情緒;“駕言發魏都”一詩則借古喻今,以戰國時代魏王的荒淫失政,感慨魏明帝時的腐敗時政。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汪中·哀鹽船文》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