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韋應物·滁州西澗[1]》原文、賞析、鑒賞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2]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3]
[1]這首詩作于德宗建中二年,作者于滁州(今安徽滁縣)刺史任上。兩山夾水為澗,西澗在城西,俗名上司河。韋應物(公元737~790?),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中唐詩人,歷任比部員外郎,滁州、江州刺史,官終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他的詩語言清淡平和,絕去雕飾,以山水田園詩為多,也有反映社會離亂和民生疾苦之作。有《韋蘇州集》十卷。
[2]憐:愛。幽草,生長于偏僻處的野草。幽,一本作“芳”。生,一本作“行”。深樹,枝葉繁茂的樹林。樹,一本作“處”。
[3]野渡:郊野的渡口。
這首七絕寫作者春游西澗所見。澗邊草長,鶯啼深樹,傍晚急雨,春潮上漲,野渡無人,渡船在潮水沖蕩下橫靠岸邊,描繪出一幅優美的山野渡頭水彩畫。寓意閑雅,《唐詩箋注》曰:“閑淡心胸,方能領略此野趣。”是歷代公認的山水名篇,稱作“畫筆”。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孟郊·游子吟[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清代文學·鄭燮·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