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孟郊·游子吟[1]》原文、賞析、鑒賞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2]
[1]《游子吟》原題下有作者自注:“迎母溧上作。”溧上,即今江蘇溧陽縣。據自注,可確知作于作者任溧陽縣尉時,大約在公元800年左右,是孟詩至今仍廣為傳誦的一首。孟郊(公元751~814),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早年屢試不第,四十六歲中進士,歷任溧陽縣尉、協律郎、河南水陸轉運局判官等職。詩多五言古體,一生苦吟,大部分是傾訴孤愁窮苦之作,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有《孟東野集》,存詩四百余首。
[2]寸草心:小草的嫩莖,語意雙關,比喻兒女的心。三春暉:春天的陽光,比喻母愛。三春指孟春、仲春、季春,合起來就是整個春季。
母愛是人類崇高、無私、深摯的感情。這首五言古詩,以歌頌母愛為主題,表現了世世代代人們共同感受的人性美。詩人全用白描手法,抓住臨行縫衣這個具有特征性的意象,又用寸草春暉的比興,把抽象的感情具體化、深刻化,所以獲得千百年來人們廣泛的共鳴。
上一篇:《宋代文學·葉紹翁·游園不值》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韋應物·滁州西澗[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