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曹丕·雜詩(其二)》原文、賞析、鑒賞
西北有浮云〔2〕,亭亭如車蓋〔3〕。惜哉時不遇〔4〕,適與飄風會〔5〕。吹我東南行,行行至吳會〔6〕。吳會非我鄉,安得久留滯〔7〕?棄置勿復陳〔8〕,客子常畏人〔9〕。
〔1〕曹丕有雜詩二首,這里選的是第二首。李善注《文選》卷二一“雜詩”說:“雜者,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故云雜也。”
〔2〕浮云:是游子的自喻。
〔3〕亭亭:高遠而沒有依靠的樣子。車蓋:車篷。
〔4〕時不遇:遇不到好時機。
〔5〕適:恰好。飄風:暴風。
〔6〕吳會(kuai):吳郡、會稽郡,今江、浙一帶。
〔7〕留滯:停留。
〔8〕這句是樂府詩的套語。意思是拋開吧,不要再說了。
〔9〕客子:客居他鄉的人。畏人:意思是怕人欺負。
這首詩的前半部分以浮云喻游子,后半部分直接陳抒,表現了游子漂泊不定、思念故鄉的憂傷心情。
上一篇:《先秦文學·《詩經》·木瓜(衛風)》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柔石》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