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珠,這個歷史上有名的美女,她墜樓而死的美麗的早夭使人痛惜。在晉代以谷,綠珠成為眾多詩人墨客歌詠的對象,她的墜樓而死之事在流傳中發(fā)展成為具有特殊意義的愛情故事。
一 歷史上的綠珠
綠珠墜樓之事在《晉書》卷三四《石崇傳》有詳細的記載:“時趙王倫(司馬倫,封趙王。晉惠帝時,害太子,廢皇后,又纂位為帝,幽禁惠帝.齊王司馬冏等起兵討伐,倫被誅。)專權,(石)崇甥歐陽建與倫有隙。崇有妓曰綠珠,美而艷,善吹笛。孫秀(趙玉倫寵信之人)使人求之。崇時在金谷(在今河南省洛陽北)別館,方登涼臺,臨清流,婦人侍側。使者以告,崇盡出其婢妾數(shù)十人以示之,皆蘊蘭麝,被羅

綠珠是石崇所寵愛的美妓。當時富豪之家的妓對于主人除了以藝事主,還得被迫以身事主。在魏晉南北朝時,她們的地位甚低。《晉書.王愷傳》載,王愷(字君夫,晉文帝文明皇后的弟弟,晉武帝的舅舅,官至后軍將軍,曾與石崇比富。)嘗置酒,王敦與王導俱在坐,有女伎,吹笛小失聲韻,愷便歐殺之。《北齊書.盧文偉傳》載,文偉子宗道,嘗于晉陽置酒,招待賓客,中書舍人馬士達目其彈箜篌女伎,曰:“手甚纖素。”宗道即以此伎贈士達。士達固辭。宗道即命人將解女伎之腕,士達不得已而受之。這兩條材料說明,女伎對廣蓄聲妓的貴族來說,是并不看重的玩物,不過是可以隨意處置的有特長的女奴而已。綠珠的地位,盡管她美而艷,善吹笛,也就是如此。
綠珠善吹笛,在音樂上有很高的造詣,還善詩,今存有她作的《懊惱歌》一首:“絲布澀難縫,令儂十指穿。黃牛細犢車,游戲出孟津。”(見宋代郭茂倩《樂府詩集》卷四六)這首詩說明了她對自由快樂生活的渴望。綠珠這個極其聰慧,又有很高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的女子,她的內(nèi)心和她的女奴地位必然要發(fā)生矛盾,使她不滿于女奴的處境。
石崇又是什么樣的人呢?他是晉初勛臣石苞之子,以伐吳軍功封安陽鄉(xiāng)侯,歷任散騎常侍、侍中、南中郎將荊州刺史領南蠻校尉、征虜將軍假節(jié)監(jiān)徐州諸軍事等職,是惠帝時的顯宦;又是當時富可敵國的有名的大富翁,他“財產(chǎn)豐積,室宇宏麗,后房百數(shù)皆 紈繡,珥金翠,盡當時之選,庖膳窮水陸之珍。與貴戚王愷、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晉書.石崇傳》)他的為人無甚可取。任荊州刺史時,“劫遠使商客,致富不貲”,搶劫是他巨大財富的來源之一;他諂事惠帝時權過人主的賈謐,每當賈謐外出,他就朝著賈謐坐車揚起的塵土而拜,卑佞如此;他對女奴又極其殘酷,“石崇每客燕集,常令美人行酒。客飲酒不盡者,使黃門交(即黃門校,侍者之稱)斬美人。”(《世說新語.汰侈門》)這樣的石崇為什么能使綠珠為他而死呢?以婢妾贈人在當時的王候貴人看來并不算一回事,所以孫秀派人來索取綠珠時,石崇可以出其婢妾數(shù)十人以示之,讓使者擇取。只是因為綠珠是石崇所寵愛的女伎,他才拒不與孫秀。石崇為趙王倫、孫秀所害,原因是他和其甥歐陽建與趙王倫、孫秀有矛盾,他不以綠珠與孫秀不過是他的被禍的導火線。他出于對綠珠的寵愛,不以綠珠贈人,因而速禍,這不能不使綠珠感動,綠珠從這件事看到石崇不將她當作婢妾看待,使她內(nèi)心中不滿婢妾地位的想法消失,而獲得一種人的尊嚴的滿足。出于酬答石崇在這件事上將她當成人看待的做法,她才在金谷園自投于樓下而死。綠珠之死并不出于我們所說的愛情,因為石崇和綠珠之間并不存在著真正的愛情,他們之間的關系只不過是主子對于視作玩物的美而艷、善吹笛的女奴的寵愛。歷史上綠珠和石崇的關系以及綠珠墜樓之事,這樣解釋才比較合理。
二 志烈懔懔的綠珠
綠珠之死是由于趙王倫、孫秀的罪惡造成的,她的死可以看成是美被邪惡勢力所摧毀,因此人們?yōu)樗乃溃矠槊赖臍缍聪А?br>
綠珠是石崇所寵愛之人,綠珠也為石崇而死,表面看來是這樣。于是后人根據(jù)石崇和綠珠的這種關系,基于自己對生活的體驗和對綠珠之死中包含的美的毀滅的痛惜,而對歷史上綠珠墜樓進行改造,把石崇對綠珠的寵愛看成是愛情,把綠珠之死看成是對愛情的忠貞的表現(xiàn)。唐人一些詩歌和小說中對綠珠愛情的表現(xiàn)就是后人對這一歷史事件改造的產(chǎn)物。如杜牧的《題桃花夫人廟》詩:“細腰宮里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谷墮樓人。”桃花夫人即息夫人,春秋時息候的夫人,姓媯,亦稱息媯。楚文王滅息,以息媯歸。息媯與楚王生了兩個兒子,但她從不與楚王說話。楚王問其故,她言:“吾一婦人而事二夫,縱不能死,其又奚言?”杜牧在這首詩中,將綠珠與息夫人相比,認為綠珠高于曾事二夫的息夫人,贊頌綠珠能以死殉情。唐人韋瓘所作的傳奇《周秦行紀》也把綠珠寫成是忠于愛情的女人。
宋人樂史的傳奇《綠珠傳》是根據(jù)《晉書.石崇傳》中綠珠墜樓死的記載而寫成的歷史小說,小說中愛情的因素比較突出。《綠珠傳》補充了綠珠的籍里,說明綠珠是石崇任交趾采訪使時以真珠三斛所購得者,綠珠墜樓之事則全本《晉書.石崇傳》。這篇小說贊頌了綠珠對愛情的忠貞。樂史在這篇小說中認為,綠珠墜樓而死,已數(shù)百年,“詩人尚詠之不已,其故何哉?蓋一婢子,不知書而能感主恩,憤不顧身,其志烈懔懔,誠足使后人仰慕歌詠也。至有享厚祿,盜高位,亡仁義之行,懷反復之情,暮三朝四,惟利是務,節(jié)操反不若一婦人,豈不愧哉!”他作《綠珠傳》的目的是,“非徒述美麗,窒禍源,且欲懲戒辜恩背義之類也。”樂史之所以贊頌綠珠對石崇的愛情的忠貞,是要借此批判那些享厚祿,盜高位的辜恩背義之類。在古代,文人作品中對愛情的表現(xiàn)常常和道德評價聯(lián)系在一起,樂史的《綠珠傳》從道德角度觀察綠珠對石崇的愛情,給她對愛情的忠貞以很高的道德評價,從而使綠珠具有特殊的光彩,也使綠珠的故事有深刻的含義。
三 市民的綠珠
綠珠的故事到宋元時有了新的發(fā)展,宋元時的市民對這個故事進行了創(chuàng)造性的改造。《燕居筆記》卷十所載的話本《綠珠墜樓記》所記的綠珠愛情故事呈現(xiàn)出新的特色。《綠珠墜樓記》,據(jù)學者考證,是宋元時的作品,雖不能確定其產(chǎn)生的具體時期。
《綠珠墜樓記》話本故事梗概是:晉代石崇生活貧困,專一在江中駕一小舟,只用弓弩射魚為生。一個冬天的夜晚,忽來一老人,叩船而言,請求石崇救他。石崇問其緣故,老人說他是江上老龍王,被下江小龍王所欺,二龍相斗,老龍王不敵,今無安身之處,故特意請石崇在明日他和小龍王相斗之時,助他一臂之力,將小龍王射死。石崇答應相助。次日,石崇備好弓箭,果然在傍午之時,見江上兩魚相斗,石崇按老人所言,用箭將后面趕來的大魚射死,于是風波平息。夜至三更,老人叩船相謝,告訴石崇:“來日午時,可將船泊于蔣山腳下南岸第七株楊柳樹下相候,當有重報。”明日石崇依其所言,將船至蔣山腳下柳樹邊等候,果見水面出來鬼使三人,將船推去,不多時,船上滿載金寶珠玉等物而歸。老人出水面與石崇言:“若再要珍珠寶貝,可將空船來此相候。”以后石崇每每將船來柳樹下等候,便是一船珍寶,因致敵國之富。遂在城中買一大宅,宅后造起金谷園。用六斛大明珠,買得一妾,名曰綠珠。又置偏房姨奶侍婢,朝歡暮樂,極其富貴。
石崇結識國戚朝臣。一日設宴單請國舅王愷,這人的姐姐是個皇后。酒至半酣,石崇喚綠珠出來勸酒,王愷一見綠珠,端的十分美貌,便有奸淫之心。
王愷常與石崇斗寶,王愷寶物不及石崇,因此每懷毒心,要害石崇。
一日,王愷朝于天子,奏曰:“城中有一富豪之家,姓石名崇,家中敵國之富,奢侈受用,雖我王不及他忙樂。若不早除,恐生不測之患。”天子準奏,口傳圣旨,差武士拿得石崇,枷入獄中,應有家財盡皆入官。王愷圖謀綠珠為妾,使兵圍繞其宅,欲強奪之。綠珠自思道:“丈夫被他誣害性命,不知存亡。如何今日強要奪我,怎肯隨他,雖死不受其辱。”遂于金谷園中墜樓而死。王愷大怒,將石崇戮于市曹。
《綠珠墜樓記》中的石崇,不是晉代那個勛臣之后的富豪官僚,而是—個貧窮漁民發(fā)跡而成的大富翁。石崇身份的變動體現(xiàn)出市民文學的特征,市民要占領文學這個領域,要在文學上表現(xiàn)他們自己。石崇的發(fā)家是由于偶然的機遇,相助老龍王,射死小龍王,而得到老龍王的巨大酬謝。石崇的發(fā)跡史說明這樣一個問題,貧苦的市民,要依靠自己的勞動是很難積累起巨大財富的;他們多是靠偶然的機遇,憑借外力才成為富翁的。諺語“人無橫財不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宋元時,市民階層的力量已比較強大,在社會上有相當?shù)挠绊憽0l(fā)了家的市民要結識國戚朝臣,勾結官僚,從而獲得政治力量來擴大財富,保護自己;封建官吏也需要依靠發(fā)了家的市民,利用他們謀求財源。但發(fā)了家的市民手中的巨大財富又沖擊著封建秩序,威脅著封建階級的利益,而成為封建階級不測之患的來源,因此市民就要受到封建階級的壓制和迫害。發(fā)了家的市民和封建階級互相勾結又互相矛盾。話本以欣賞的筆調表現(xiàn)石崇的敵國之富,是市民對自已的力量的肯定。石崇以其巨大的財富結識國戚朝臣,又因敵國之富而引起封建階級對他的迫害,這是市民對他們和封建階級又勾結又矛盾的這種關系的表現(xiàn)。綠珠的墜樓正是在這種社會矛盾中產(chǎn)生的。
話本雖然沒有著重寫綠珠和石崇的愛情、但突出了她對愛情的忠貞。當石崇為王愷所害入獄,家產(chǎn)盡皆入官,綠珠將為王愷所奪時,她自思道:“丈夫被他誣害性命,不知存亡。如何今日強要奪我,怎肯隨他,雖死不受其辱。”于是墜樓而死。綠珠之死,主要的原因不是她的美麗,而是石崇的敵國之富引起王愷的嫉妒之心和國君認為是不測之患的起因,也即是封建統(tǒng)治階級從鞏固封建秩序,維護封建階級的利益而對市民階層壓制迫害而造成的。綠珠不肯隨順王愷,寧死不受其辱的行為,不僅是對石崇的愛情的忠貞的表現(xiàn),而且含有市民階層反抗封建階級對他們的壓制迫害的意義。這樣就使綠珠的愛情具有鮮明的市民階層的特色。話本所寫的綠珠墜樓和《晉書.石崇傳》所記的有很大的不同,這種變動使話本表現(xiàn)的綠珠墜樓具有明顯的時代特色和社會內(nèi)涵,表現(xiàn)了宋元時初步壯大的市民階層的反封建意識。話本贊頌綠珠之貞烈,認為她的清名可以標于千古,其實是贊頌她身上的市民階層的反抗封建階級迫害的寧死不屈的精神。
《綠珠墜樓記》話本故事框架來源于《晉書.石崇傳》,但話本中的石崇和綠珠卻是市民階層創(chuàng)造出來的具有市民階層特點的新的人物形象。話本通過石崇的活動反映了市民階層的發(fā)家史,市民階層和封建階級互相勾結又互相矛盾的關系,又通過綠珠對愛情的忠貞,表現(xiàn)市民階層對封建階級迫害的反抗。這樣就使這個話本具有豐富而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綠珠墜樓記》是綠珠的系列愛情故事中最富于光彩的作品。
值得提一下的是,元代偉大戲劇家關漢卿著有《綠珠墜樓》雜劇,可惜這個雜劇現(xiàn)已不存。不然,我們就可以欣賞到關漢卿的生花妙筆用戲劇形式所表現(xiàn)的這個動人故事了。
四 綠珠的余話
“繁華事散逐香塵”,綠珠墜樓集中地表現(xiàn)了石崇的無比豪富的冰消瓦解,因而使封建文人對此生富貴如夢,人生無常之感。清代畢萬侯敷衍綠珠墜樓之事的傳奇《竹葉舟》就是表現(xiàn)這種思想感情的戲劇, 《竹葉舟》的戲情大要是:石崇之父以石崇日后必富貴,故而臨終時未分家產(chǎn)與他,石崇流落東剡,以打漁為生。一日,游于高僧支道林主持的廟中,正在慨嘆貧苦之時,遇見支道林,支道林將一個竹葉扔在地上,讓石崇站在上面,并說:“管你一生富貴受用不盡。”石崇站在竹葉上面,竹葉化為一舟。石崇在此舟上打得一條金色鯉魚,石崇想金色鯉魚能跳龍門化為龍,于是將它放了,不料此魚乃龍宮三太子所化。龍王為報答石崇放子之恩,乃贈珠寶與石崇。石崇成為巨富。石崇以財寶賄賂賈謐,因而被任命為交距采訪使。上任時,收留了貧苦無依的孫秀。石崇離交趾采訪使任回京,途中以明珠三斛購得綠珠。孫秀又投靠王愷、趙王倫,并挑動趙王倫索取綠珠。石崇不與。趙王倫篡位,石崇勸說齊王冏、河間王颙討伐趙王倫。為孫秀所知。孫秀將此事報告趙王倫。石崇與綠珠正在金谷園中飲酒之時,趙王倫捕捉石崇之兵到來,綠珠對石崇說:“受君家恩愛多年。”不愿為趙王倫所奪,墜樓而死,石崇被捕。臨刑之時,石崇從法場逃出。逃至江邊,在蘆葦叢中發(fā)現(xiàn)一小舟,登上小舟扮作漁翁逃跑。船至江心,被風浪打翻,石崇跌入水中。忽然醒來,原來是一場夢,所乘之舟乃是所站的竹葉。于是石崇悟道。
《竹葉舟》傳奇情節(jié)受《晉書.石崇傳》和《綠珠墜樓記》的影響,思想內(nèi)容對封建時代上層社會的險惡有所揭露和批判,但并不新穎,藝術上沒有多大特色,故而沒有什么影響。
《紅樓夢》中的林黛玉寫了一首詠綠珠的詩,“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指石崇,因石崇曾任統(tǒng)領御營的長官衛(wèi)尉)重嬌嬈?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見《紅樓夢》第64回)這是林黛玉借綠珠的愛情寫自己的愛情的詩。這首詩既根據(jù)歷史,又根據(jù)后人對綠珠墜樓的認識。“瓦礫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妖嬈”是說,盡管綠珠是個了不起的美女,有如一顆明珠,但石崇對她并不看重,只把她當成女伎看待,有如對待瓦礫一樣。這種看法是根據(jù)《晉書.石崇傳》。“都緣頑福前生造,更有同歸慰寂寥”是說,由于石崇前生有福,雖然他不看重綠珠,但綠珠卻深深愛著石崇,而且以死殉情,在寂寞的黃泉下給石崇以安慰,這是寫綠珠對愛情的忠貞。這種看法是根據(jù)經(jīng)過后人改造過的綠珠墜樓而來。林黛玉是個文學作品中的人物,但她的看法頗有代表性,人們常把歷史上的綠珠加工改造,讓她體現(xiàn)人們的思想、感情、意愿。
綠珠這個美麗的女子,她的不同尋常的死,如同美麗的花朵的 零,牽動著后人的情懷,因而使后人創(chuàng)造出不同特色的綠珠,從而使綠珠的系列愛情故事中的各個故事具有不同的魅力,打動著人們的心靈。
上一篇:《金玉奴棒打薄情》愛情文學賞析
下一篇:《釵盒情緣總虛幻》愛情文學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