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

“普”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日,從并,會日色到處相同之意,并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普”。
《說文·日部》:“普,日無色也。從日,從并。”(普,太陽沒有光色。由日、由并會意。)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從并。”
“普”的本義為日色相同。引申指遍及、全面。如《詩經·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又引申指廣大。如《墨子·尚賢中》:“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普
“普”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日,從并,會日色到處相同之意,并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普”。
《說文·日部》:“普,日無色也。從日,從并。”(普,太陽沒有光色。由日、由并會意。)徐鍇曰:“日無光則遠近皆同,故從并。”
“普”的本義為日色相同。引申指遍及、全面。如《詩經·小雅·北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又引申指廣大。如《墨子·尚賢中》:“圣人之德,若天之高,若地之普。”
上一篇:《昶》字義,《昶》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昶》
下一篇:《杜》字義,《杜》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