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學·蔣捷·虞美人》原文、賞析、鑒賞
聽雨〔1〕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2〕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3〕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1〕這首詞通過不同的時空來表現主題,在宋詞中藝術特點十分明顯。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南宋末代進士,宋亡隱居太湖竹山,世稱竹山先生。劉熙載《藝概·詞曲概》稱他的詞是“長短句之長城”。其詞勇于創新,藝術風格多樣化,有《竹山詞》,存詞九十多首。(《虞美人》詞調介紹,見李煜詞)
〔2〕“江闊”句:描寫江面廣闊,濃云低暗,在秋風中失群的孤雁哀鳴。
〔3〕鬢已星星:形容鬢發霜白。
這首詞題名“聽雨”,緊抓住這一平常的細節,通過三個時期中不同的聽雨地點和心情,形象地表現了一生經歷的變化,曲折地反映出內心深深的亡國的隱痛。“少年聽雨歌樓上”,寫出青春時期無憂無慮的尋歡逐樂生活。“壯年聽雨客舟中”,寫出南宋滅亡時凄涼肅殺的景象和孤雁哀鳴的流亡生活。“而今聽雨僧廬下”,寫出老年心如死水的隱居生活。作者說“悲歡離合總無情”,其實“總無情”也正是一種感情活動,其中含蓄著作者無盡的辛酸。詞的層次發展十分清晰,三個時期聽雨地點方位詞“上、中、下”的變化,不僅反映出不同歷史時期的時代特點,也表現了作者的經歷和心理情緒的變化,顯示出藝術構思的獨創性。
上一篇:《明代文學·唐寅·落花詩(其二十二)》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胡適·蝴蝶》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