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貫云石·思親》原文、賞析、鑒賞
天涯芳草亦婆娑,三釜凄涼奈我何。〔2〕細較十年衣上淚,不如慈母線痕多。〔3〕
〔1〕這是貫云石的一首因官微祿薄,遠游思親詩。選自《貫酸齋詩集》。貫云石(公元1286~1324),維吾爾族,阿里海涯之孫,父名貫只哥,遂以貫為氏。本名小云石海涯,號酸齋。神采秀異,膂力過人,性情曠達,詩才敏捷,但英年早逝。
〔2〕“天涯”二句:芳草指香草。古時常以芳草喻忠貞之士,這里是作者自比。婆娑,盤旋舞蹈的樣子。三釜,指微薄的俸祿,一釜為六斗四升。《莊子·寓言》“曾子再仕而心再化,曰:‘吾及親仕,三釜而心樂,后仕,三千鐘(六斛四斗曰鐘)而不洎,吾心悲。’”黃庭堅《初望淮山》詩:“三釜古人干祿意,一年慈母忘歸心。”二句意謂自己為了奉養(yǎng)母親而離家遠仕,雖俸祿微薄,也心甘情愿。
〔3〕“細較”二句:言客居十年,衣襟上留下很多思親之淚,但是淚痕仍然比不上慈母留在衣服上的線痕多。作者化用了唐代孟郊《游子吟》的詩句。
作者善于創(chuàng)造性地化用古人文意、詩句,生動、深刻地表達了自己思親之摯情和出處兩難的矛盾心境。詩人巧妙地將其思親情結(jié)與慈母的愛子情結(jié)扭在一起,形成一個不解結(jié),充分顯示出母愛難以回報的真諦。言簡意濃,耐人尋味。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白居易·憶江南[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戴望舒》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