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夏日可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夏日可畏:xià rì kě wèi
詞源: 《左傳·文公七年》:“狄侵我西鄙, 公使告于晉。趙宣子使因賈季問酆舒, 且讓之。鄷舒問于賈季曰:‘趙衰、趙盾孰賢?’對曰:‘趙衰, 冬日之日也。趙盾, 夏日之日也。”
詞由: 公元前620年, 狄國侵犯魯國的西部地區, 魯文公就向晉國告急。晉國這時執政的趙盾, 派賈季去問問狄國的宰相酆舒, 要他退兵。鄷舒問賈季:“趙衰趙盾父子倆, 哪個賢明?”賈季回答說:“趙衰象冬天的太陽, 趙盾象夏天的太陽, 一個溫存, 一個嚴峻。”
詞義: 象夏天的太陽那樣令人敬畏。杜預注:“冬日可愛, 夏 日可畏。”比喻為人嚴厲, 令人可畏。
書證: 北周·庚信《小園賦》:“非夏日而可畏,異秋天而可悲。”《成語故事考·天文》:“如夏日之可畏,是謂趙盾。”
上一篇:成語《聲音笑貌》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大事不糊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