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xué)·韓翃·寒食》原文、賞析、鑒賞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fēng)御柳斜。〔2〕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3〕
〔1〕《寒食》為韓翃的代表作。寒食,即寒食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一天或兩天。古人習(xí)俗每逢寒食禁火三日,稱為禁煙日,只吃冷食。韓翃,生卒年不詳,字君平,南陽人。天寶十三年進士,歷任駕部郎中,知制誥,官終中書舍人。為“大歷十才子”之一。《全唐詩》錄其詩三卷。
〔2〕御柳,御苑的楊柳。
〔3〕傳蠟燭:據(jù)《西京雜記》:“寒食禁火日,賜侯家蠟燭。”即日暮時由皇宮宮殿點燃蠟燭,挨家挨戶送給當(dāng)權(quán)宦官和貴戚大臣,即準(zhǔn)許他們點火熟食。五侯:西漢成帝封舅父王氏五兄弟為侯,稱五侯;東漢桓帝同一天封宦官單超等五人為侯。漢宮,以漢喻唐,中唐以后唐王朝漸為宦官專權(quán)。五侯所實指,說法雖不一,如《唐詩別裁》曰:“總之先及貴近臣也。”
這首絕句在創(chuàng)作的當(dāng)代已廣為傳誦,據(jù)《本事詩》,連當(dāng)時的德宗皇帝也能熟背默寫,故傳誦一時。因為,從字面看來,二十八字寫出京城“春濃,八荒無事,宮廷之閑暇,貴族之沾恩,皆在詩境之內(nèi),以輕麗之筆,寫出承平景象,宜其一時傳誦也。”(《讀雪山房雜著》)但作者托諷之意俱在言外,如《唐詩箋注》曰:“首句逗出寒食,次句以‘御柳斜’三字引線,下‘漢宮傳蠟燭’便不突兀。‘輕煙散入五侯家’,謂近幸者先得之,有托諷意。”微婉而諷,即所謂寓意遠(yuǎn),托興微,是本篇的藝術(shù)特色。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xué)·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xué)·賈島·尋隱者不遇[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