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波》原文、賞析、鑒賞
周立波(1908~1979),原名周紹儀,湖南益陽人。曾就學于上海勞動大學社會科學院經濟系。1932年因參加罷工斗爭被捕。1934年出獄后參加“左聯”,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這個時期,他寫作散文和文藝評論,翻譯介紹蘇聯及東歐文學作品。抗日戰爭爆發后,到晉察冀根據地,寫作反映根據地軍民斗爭生活的報告文學和短篇小說。1939年到延安在魯迅藝術文學院任教,并從事文學創作。1942年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后,開始深入到群眾中去。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曾隨部隊南下。1946年到東北解放區,參加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長篇小說《暴風驟雨》就是根據他在尚志縣元寶鎮參加土改運動的感受寫成的。這部小說曾獲斯大林文學獎金。之后,他寫了反映鋼鐵戰線恢復和發展生產的長篇小說《鐵水奔流》。1955年他把家搬回原籍湖南省益陽市郊桃花倉,兼任鄉黨委副書記,創作反映農業合作化運動的長篇小說《山鄉巨變》。周立波的創作,在追求民族形式的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他善于選取突出的典型事件和富有特征性的細節以及個性化的語言來揭示人物的心理,展示人物的性格,善于通過場面描寫來渲染氣氛,烘托人物。他常常通過一幅幅飽含詩意的風景畫和風俗畫來展示作品的地方特色,加強作品的感情色彩。他的語言簡煉樸素而又形象生動。
上一篇:《卞之琳》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先秦文學·《詩經》·墻有茨(鄘風)》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