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傾吳是什么意思
【典源】《吳越春秋》卷九:“越王謂大夫種曰:‘孤聞吳王淫而好色,惑亂沉湎,不領政事,因此而謀可乎?’種曰:‘可破。夫吳王淫而好色,宰嚭(pi)佞以曳心,往獻美女,其必受之,惟王選擇美女二人而進之。’越王曰:‘善。’乃使相者國中,得苧夢山鬻薪之女曰西施、鄭旦,飾以羅穀,教以容步,習于土城,臨于都巷,三年學成而獻于吳。乃使相國范蠡進曰:‘越王勾踐竊有二遺女、越國洿(wu) 下困迫,不敢稽留,謹使臣蠡獻之,大王不以鄙陋寢容,愿納以供箕帚之用。’吳王大悅,曰:‘越貢二女,乃勾踐之盡忠于吳之證也。’子胥諫曰:‘……’吳王不聽,遂受其女。”漢·揚雄《方言》:“吳有館娃之宮。”宋·范成大 《吳郡志》:“響屟(xie) 廊在靈巖山寺。相傳吳王令西施輩步屟,廊虛而響,故名。”唐·陸廣微《吳地記》:“香山,吳王遣美人采香于山,因以為名,故有采香徑。”
【今譯】 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忍辱求和,謀劃復仇之計,他對大夫文種說:“我聽說吳王好色,整日昏亂,不理政事,可以從這下手嗎?”文種說:“可以。吳王好色,太宰嚭又是個奸臣,大王可選二名美女進獻。”于是勾踐在國中苧夢山選到西施、鄭旦,給她們穿上華美的衣裳,教給她們各種禮儀,三年學成而獻給吳王。越相范蠡對吳王說:“越國有這二名女子,我王勾踐因為本國國小地微,不敢留她們,而派我敬奉給大王。希望大王不嫌丑陋,留下做侍妾。”吳王夫差大喜,說:“越國進貢美女,這是勾踐效忠我的證明嘛。”雖有伍子胥進諫,但吳王不聽,將二女留下,對她們非常寵愛,修造了館娃宮,讓西施住,又在響屟廊、采香徑等處與她們日夜游樂,荒廢國事,終于為勾踐所敗,吳王夫差自殺。
【釋義】 后以此典指君主惑于女色,導致國破身亡; 或用以抒發朝代興亡的懷古之情。
【典形】 采香徑、館娃、館娃宮、浣紗人、浣紗神女、名娃金屋、娃宮、吳宮妃、西施、西施傾吳、西子、香徑、響屟廊、屟廊、選浣紗、回廊響屟、響屟長廊、屟響廊、館娃歌舞、響屟、浣紗石、廊屐音寂、苧夢人。
【示例】
〔采香徑〕 唐·李商隱《杏花》:“吳王采香徑,失路入煙村。”
〔館娃〕 元·張翥《多麗·西湖泛舟夕歸》:“館娃歸,吳臺游鹿; 銅仙去,漢苑飄螢。”
〔館娃宮〕 唐·白居易《送蘇州李使君》:“館娃宮深春日長,烏鵲橋高秋夜涼。”
〔浣紗人〕 宋·潘牥《羽仙歌》:“自浣紗人去后,落日平蕪,行云斷,幾見花開花謝。”
〔浣紗神女〕 唐·魚玄機《浣紗廟》:“吳越相謀計策多,浣紗神女已相和。”
〔名娃金屋〕 宋·吳文英《八聲甘州》:“幻蒼崖云樹,名娃金屋,殘霸宮城。”
〔娃宮〕 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之三:“半夜娃宮作戰場,血腥猶雜宴時香。”
〔吳宮妃〕 唐·王維《西施詠》:“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西施〕 南朝梁· 江淹 《水上神女賦》:“笑李后于漢主,恥西施于越王。”〔西施傾吳〕 唐·羅隱《西施》:“西施若解傾吳國,越國亡來又是誰?”
〔香徑〕 清·吳偉業《圓圓曲》:“香徑塵生烏自啼,屟廊人去苔空綠。”
〔響屟廊〕 唐·皮日休《館娃宮懷古》之五:“響屟廊中金玉步,采蘋山上綺羅身。”
〔屟廊〕 明·劉崧《姑蘇曲》:“鴛鴦飛去屟廊空,猶唱吳宮舊時曲。”
〔選浣紗〕 宋·劉筠《再賦士言》:“欲選浣紗傾敵國,越王更起近江樓。”
上一篇:衣錦還鄉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許由洗耳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