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秋瑾·黃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見日俄戰爭地圖》原文、賞析、鑒賞
萬里乘風去復來〔2〕,只身東海挾春雷〔3〕。忍看圖畫移顏色〔4〕,肯使江山付劫灰〔5〕!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6〕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1〕這首詩作于光緒三十一年(1905)夏,作者第二次赴日途中。秋瑾(公元1879~1907),字璿卿,一字競雄,別號鑒湖女俠,浙江紹興人。少即蔑視禮法,慷慨任俠;受西方資產階級思想影響,提倡男女平權。又眼見清王朝的腐敗,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災難的深重,激發了她的愛國壯志。1904年東渡日本,次年加入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1906年回國后,在上海創辦《中國女報》,鼓吹資產階級革命。后回紹興主持大通學堂,組織光復軍,配合徐錫麟的皖、浙武裝起義。后因徐錫麟起義失敗,秋瑾在紹興被捕殉難。她的詩多抒發憂時愛國的思想感情,慷慨悲壯,氣勢雄健。有《秋瑾集》。
〔2〕去復來:指作者于1904年夏東渡日本留學,同年冬因事回國,1905年春再去日本。
〔3〕挾春雷:比喻胸懷革命壯志。
〔4〕移顏色:指我國領土被帝國主義侵占。
〔5〕劫灰:原指佛教所謂“劫火”的余灰,后來引申為兵火毀壞后的殘跡。
〔6〕“濁酒”二句:意謂憂國傷時之情決不是酒所能消除的,拯救時局要依靠有超常才能的人才。救時,拯救時局。
這是一首壯懷激越的著名詩篇。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腐敗,面對“圖畫移顏色”、“江山付劫灰”的現實,作者憂心如焚,在詩中抒發出了內心深處高昂的愛國主義激情,“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決心為祖國的前途不屈不撓地奮戰到底。全詩格調慷慨悲壯,表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和宏偉遠大的抱負。
上一篇:《遼金文學·蔡松年·鷓鴣天》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崔顥·黃鶴樓[1]》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