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折號是一條占據(jù)兩個字位置的直線,形式為(——)。破折號,言下之意一破一折,“破”可以破開句意,“折”可以轉(zhuǎn)折句意。將句子的內(nèi)涵進一步遞增延伸,或者轉(zhuǎn)入另外的話題,宕開、補充句意。無論在橫排文字里,還是豎排文字里,它都寫在行的正中間。破折號可以標(biāo)示行文中解釋說明的部分,可以表示停頓,還可以提示和總結(jié)等等。下面舉例說明破折號的幾種不同形式的用法:
1.用于標(biāo)明行文中的復(fù)指、注釋、補充文字
這樣標(biāo)明注釋比用括號標(biāo)明注釋有著更明顯的強調(diào)作用。
【例1】那時的西方文化認為,世界由三者合成——大地、海洋、天空;大自然有三項內(nèi)容——動物、植物、礦物;人體具有三重性——肉體、心靈、精神;基督教主張三位一體——圣父、圣子、圣靈;人類需要三種知識——理論、實用、鑒別。
(金志和《數(shù)趣》)
【例2】由于大氣激烈運動,氣體在太陽光輻射下,不斷地混合、摻雜,發(fā)生了一系列化學(xué)反應(yīng),終于產(chǎn)生了今天生物的基本物質(zhì)——氨基酸。
(霍郁華《宇宙人在哪里》)
【例3】我們就把它收藏在一只金盒子里——這是父親給我們的小小保險箱,外面掛著一把玲瓏的小鎖。
(琦君《金盒子》)
【例4】看吧,它飛舞著,像個精靈,——高傲的、黑色的暴風(fēng)雨的精靈。
(高爾基《海燕》)
【例5】我不知不覺地便坐在窗口下想,——默默地想。
“這笑容又仿佛是哪兒見過似的!”我仍是想——默默地想。
(冰心《笑》)
【例6】天帝把他的孫女嫁給了牛郎——一個牧牛童子。
(葉至善《臥看牽牛織女星》)
【例7】可憐的人啊,現(xiàn)在要他跟這一切分手,叫他怎么不傷心呢?何況又聽見他的妹妹在樓上走來走去收拾行李!——他們明天就要永遠離開這個地方了。
(都德《最后一課》)
【例8】我費力地從里衫的袋里(公司為防止我們“揩油”,衣衫上一只袋都沒有縫)掏出那塊帶著體溫的銀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
(阿累《一面》)
【例9】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nóng)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shè)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
(楊朔《荔枝蜜》)
【例1】至【例5】是解釋性說明;【例6】是復(fù)指;【例7】至【例9】是補充說明。
2.用于標(biāo)明行文中的插入語
一般來說,這種插入語前后都要用破折號,即雙破折號。
【例1】曾被李白寫進一句詩:猿猱欲渡愁攀援。是拿猴做廣告,證明的的確確:危乎高哉!褒耶?貶耶?有什么本事呢?同樣因欲登無能而生愁!——這么說,是貶。連你都望而生愁,別類就不屑一提了!——這么說,是褒。
(于沙《金猴八詠》)
【例2】我問:“您沒有覺著振動一下?——比方說,好像地震似的那么一下。……”
(張?zhí)煲怼恫粍幽X筋的故事》)
【例3】他剛跑進樹林——悉意經(jīng)營的、沒什么灌木和雜樹的法國樹林——就聽到了周圍追兵的叫嚷聲。他們分散開來,正在很有次序地進行搜索。
(狄斯尼《勇氣》)
3.用于標(biāo)明引起下文或總結(jié)上文
【例1】這時,我忽然記起哪本雜志上的一段訪問記——
“哦!您,您就是——”
我結(jié)結(jié)巴巴的,歡喜得快要跳起來了。一定是他!不會錯,一定是他!
(阿累《一面》)
【例2】驗尸官邊填單子邊念叨著:“姓名——無;國籍——無;親屬——無。”接著,兩個漢子就把尸首吊在穿心杠上,朝門臉抬去。
(肖乾《往事三瞥》)
【例3】先生走上教臺,只聽見“立!”“敬禮!”“坐!”的幾聲之后,便點了一趟名,先生開講起來了——
“為甚么要少吃東西。”
先生在黑板上寫了這八個字,又拖長聲念了一遍。
(郭沫若《到宜興去》)
【例4】從來不在文章中寫自己的女兒,不為別的,只覺得她既非才華出眾,也不屬天生麗質(zhì),甚至連大學(xué)都沒上——一句話,典型性不夠。
(程乃珊《吾家有女初長成》)
【例5】高的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汪洋的太平洋,陰郁的古老的小村落,銀的白光凍凝了的都市,——一切,一切,夕陽都噴上了一口血焰!
(茅盾《黃昏》)
【例1】至【例3】中的破折號,是表示引起下文的;【例4】至【例5】中的破折號,是表示總結(jié)上文的。表示引起下文和總結(jié)上文的破折號,其作用類似于冒號。
4.表示遞進關(guān)系的詞語、句子和表示意思的躍進的,可用破折號標(biāo)示
【例1】后來,猶如小陽春一樣,他的天才又回來了,從而孕育出了一部杰作,規(guī)模雖然不大(因為短暫的小陽春天氣來不及產(chǎn)生大規(guī)模的作品),卻充滿了愛、洞察力和真理。但隨后就是——而且永遠是——漫長的秋天和嚴(yán)寒的冬天了。
(海明威《回憶爸爸》)
【例2】奧本海默和鄧稼先分別是美國和中國原子彈設(shè)計的領(lǐng)導(dǎo)人,各是本國的功臣,可是他們的性格和為人截然不同——甚至可以說他們走向了兩個極端。
(楊振寧《鄧稼先》)
【例3】一些流傳于民間的神魔故事,往往就會這么逐漸變了樣子,那里面的妖魔就越變越可愛了,——有的甚至變成了正面的英雄人物。
(張?zhí)煲怼段鲙洝吩?
【例4】自然是讀著,讀著,強記著,——而且要背出來。
(魯迅《五猖會》)
【例5】朋友,我有時很能夠——并且很喜歡微笑;我又常常贊美人家的“適逢其會”的微笑。
(茅盾《故鄉(xiāng)雜記》)
【例6】學(xué)習(xí)這個單元,要注重對課文的整體感受。深入課文的局部,也要注意局部與整體的聯(lián)系。整體——局部——整體,是閱讀作品的一條規(guī)律。
【例7】人民內(nèi)部的矛盾要按照“團結(jié)——批評——團結(jié)”這種民主的方法去解決。
【例1】至【例5】中的語意是層層遞進的,用了破折號;【例6】至【例7】則是循環(huán)式遞進。【例6】講閱讀作品要遵循一條規(guī)律就是首先是“整體”感受,然后是深入“局部”,最后還要注意“局部與整體”的聯(lián)系;【例7】表示解決矛盾首先是“團結(jié)”,然后是“批評”,最后還要達到“團結(jié)”的目的。破折號表示語意的層層躍進。
5.表示意思的轉(zhuǎn)折和話題的轉(zhuǎn)變等情況,可用破折號標(biāo)示
【例1】他既不關(guān)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安徒生《皇帝的新裝》)
【例2】別人以為是我臆想出來的——不對——我憑的是記憶。
(歐文·斯通《梵高傳》)
【例3】提起音樂家的名字,沒有比貝多芬更響亮更莊嚴(yán)的了。他是音樂的英雄,——不,是人類的英雄。
(居甫《貝多芬》)
【例4】那老女人又走近幾步,細看了一遍,自言自語地說,“這沒有根,不像自己開的。——這地方有誰來呢?孩子不會來玩;——親戚本家早不來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想來又想,忽又流下淚來,大聲說道:——“瑜兒,他們都冤枉了你,你還是忘不了,傷心不過,今天特意顯點靈,要我知道么?”
(魯迅《藥》)
【例5】嘿,幾十層樓的高房子、兩層樓的汽車,各種各樣好看的好用的外國東西……老鄉(xiāng)!人生一世,你也得去見識一下啊!——做滿三年,以后賺的錢就歸你啦!我們是同鄉(xiāng),有交情。——交給我?guī)ィ惺裁慈顑慑e,我還能回家鄉(xiāng)嗎?
(夏衍《包身工》)
【例1】至【例3】是意思的轉(zhuǎn)折,【例4】到【例5】是話題轉(zhuǎn)換。
7.用于表示聲音的延長
【例1】兒子很興奮地擁入我的懷抱,又擁入妻的懷抱,歡呼:“小龜找到爸爸媽媽啦——”
(楊進《送小龜回家》)
【例2】“我的朋友們啊,”他說,“我——我——”
但是他哽住了,他說不下去了。
(都德《最后一課》)
【例3】小姑娘悠閑自在地搖著櫓,沖口唱出漁歌來:
哎——
要吃飛禽上高山喲,
要吃海味下大洋哎……
(王潤滋《買蟹》)
【例4】“01”指揮員抓起話筒,以氣吞山河的威力,向世界發(fā)出了一個莊嚴(yán)的聲音:
“點火——”
“起飛——”
(李鳴生《飛向太空港》)
【例5】“太遲了——”
他又一聲嘆息,拖著怪異的聲音。隨后朝森林深處走去。
(程海《三顆枸杞豆》)
【例6】老女兵連忙拍他搖他,隨后還站了起來,一面嘴里唱著歌似的用話哄孩子:
“買——糖糖——哪,買——糖糖哪。”
(艾蕪《火車上》)
8.用于標(biāo)明歇后語前后兩部分之間的關(guān)系
【例1】毛毛不同意,她說:“你們不了解,我是黃連地里彈琴——苦中作樂。我在家里,別提有多壓抑了,所以在學(xué)校里我就盡情地開心。”
(江潤秋《煩惱與快樂的變奏》)
【例2】“……他必審問我,我給他個‘徐庶入曹營——一言不發(fā)’。……”
(老舍《駱駝祥子》)
【例3】別看他們鬧得這么兇,可是他們是兔子的尾巴——長不了。
(胡丹沸《把眼光放遠一點》)
【例4】豬八戒照鏡子——里外不是人。
【例5】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
9.用于標(biāo)明文章的副標(biāo)題
文章中的副標(biāo)題實際上是對正題的解釋與補充,用了破折號可以使副標(biāo)題突出,從而使副標(biāo)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例1】我們是怎樣過母親節(jié)的
——一個家庭成員的自述
【例2】呼喚和平的少年天使
——薩拉熱窩小姑娘的“戰(zhàn)爭日記”
【例3】愛因斯坦:偉大的平凡
——寫在愛因斯坦誕生120周年之際
周國忠
【例4】跨越世紀(jì)的一代
——“中學(xué)生隨機抽樣問卷調(diào)查”啟示錄
劉深 程赤兵
【例5】辱罵和恐嚇決不是戰(zhàn)斗
——致“文學(xué)日報”編輯部的一封信
10.在引語的后面注明出處時,可用破折號標(biāo)示
【例1】人們啊,你可知秋天為何有一個豐厚的收獲?
因為它有著一個成熟的頭腦。
——題記
(劉增山《秋魂》)
【例2】時間伯伯,
你是最偉大的旅行家,
你從不猶豫你的腳步,
你走過歷史的每一個時代。
——高士其
(陶世龍《時間的腳印》)
【例3】可是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shè)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wù)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總之,一切都要為構(gòu)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摘自葉圣陶《蘇州園林》
11.在劇本中,人物表里的劇中人名之后,“落幕”之類詞語之前或之后,可用破折號標(biāo)示
【例1】 宋爺爺——男,年近八十。擺小茶攤子。硬朗。正直。
(老舍《女店員》)
【例2】林 (習(xí)慣地)什么,葆珍還沒有回來嗎?彩玉,去找一找葆珍!
(門外買物聲,靜靜地。)
——幕——
(夏衍《上海屋檐下》)
【例3】屈原 (高舉手中帛書)啊,嬋娟,我的女兒!嬋娟,我的弟子!嬋娟,我的恩人呀!你已經(jīng)發(fā)了火,你把黑暗征服了。你是永遠永遠的光明的使者呀!(執(zhí)帛書之一端向嬋娟拋去,帛書展布于尸上。)
——幕徐徐下
(郭沫若《屈原》)
【例4】蜜蜂 小號,吹得再熱情些,再嘹亮些呀!
〔小號向他們點頭。閉上眼睛,吹著號,搖晃著身體,仿佛要使盡全身的氣力,眼淚大概流了下來。號聲和火車的鳴笛聲交織在一起,并且升華在汽笛聲之上。這是光明的號角。
——全劇終
一九八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午夜一稿
一九八二年四月十九日三稿于北京
(高行健《絕對信號》)
【例5】洪人杰 (哭喪著臉)哎呦,哎呦!
〔“轟隆”后院傳來一聲巨響,大家一愣,和李樺吵架的小伙子跑出來。
小伙子 李樺,你抹的什么墻?全倒了!
——幕急閉
(原載《收獲》1980年第3期)
(蘇叔陽《左鄰右舍》)
12.表示事項的列舉分承,可用破折號
【例1】它究竟從哪里來?——同鸚鵡會見,總共只有短暫的兩分鐘時間。而因著這一只親眼所見的“野生”鸚鵡,留給了我一連串的問題與問號。
——如果它是遛鳥人放養(yǎng)的鸚鵡,它不會飛得那么高。
——如果它是從南方逐漸遷徙過來的野生鳥類,又為何到此駐足?
(張抗抗《鷲峰鸚鵡》)
【例2】一幅全國振興阿里經(jīng)濟的宏偉藍圖,正在這雪域高原上成為現(xiàn)實:
——2000千瓦的郎久地?zé)犭姀S重新發(fā)電,高原的夜晚不再漆黑,明亮的燈光同天上的星星交相輝映;
——年產(chǎn)值可達上億元的山羊絨梳絨廠和魚骨粉加工廠、硼礦脫水廠、水泥廠等相繼在空曠的荒原上拔地而起,隆隆的機器轟鳴聲打破了千年的沉寂;
——隨著普蘭、什布奇口岸的開通,至邊境強拉山口公路的竣工,阿里高原向世界進一步敞開了開放的大門……
二、誤用辨析
破折號的作用主要是表明注釋、意思的進遞或轉(zhuǎn)折,容易與括號、冒號等表示注釋和提起的標(biāo)號混淆不清,導(dǎo)致誤用。
1.注釋部分該用破折號而未用
破折號和括號都是標(biāo)明注釋的標(biāo)號,故實際使用過程中,破折號容易與括號相混淆。實際上,兩者是容易區(qū)別的:括號所標(biāo)明的注釋一般來說不是正文必不可少的部分,閱讀中可以省略不讀,而破折號所標(biāo)明的注釋則是正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閱讀時必須讀出來。所以,遇上正文必不可少的注釋就用破折號標(biāo)明,遇上正文可要可不要的注釋就用括號標(biāo)明。另外,破折號在使用過程中,也如同括號一樣,有時候需要使用雙破折號。在使用單破折號有可能與后面文字相混淆時就要使用雙破折號。請看下面幾例:
【例1】同商業(yè)和手工業(yè)一起,最后出現(xiàn)了藝術(shù)和科學(xué),從部落發(fā)展成了民族和國家。法律和政治發(fā)展起來了,而且和它們一起,人的存在在人腦中的幻想的反映,宗教,也發(fā)展起來了。
(《社會歷史簡編》)
【例2】在這里,二十歲以下的——有的從十一二歲就干這行,很少能到二十歲以后改變成漂亮車夫的,因為在幼時受了傷,很難健壯起來。
(樸哲文《生活有時是道難題》)
【例3】江圍憤憤地說:“誰叫你不聽我的勸告,你這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決斗》《家庭》)
【例1】“宗教”是對“反映”的解釋,沒有這個解釋,這個句子的意思就不完整了,所以前面應(yīng)加上破折號;【例2】涉及到如何使用雙破折號的問題。“有的從十一二歲就干這行”是對“二十歲以下的”的注釋,其后應(yīng)該再用一破折號,與后面“很少能到二十歲以后改變成漂亮車夫的”一句隔開。否則,如果不用破折號,就會理解成“有的從十一二歲就干這行,很少能到二十歲以后改變成漂亮車夫的”,而不是“二十歲以下的”、“很少能到二十歲以后改變成漂亮車夫的”,這樣就改變了句子的主語;【例3】“飛蛾撲火,自取滅亡”是一個歇后語,它的前一個部分是一個比喻,后一部分是對前一部分的解釋,沒有這個解釋,前一部分就失去了意義,所以一般在中間要用破折號標(biāo)明后面的解釋,不能用逗號點斷了事。
2.多用破折號
破折號與冒號的混用及同位語中使用冒號的錯誤很常見。
(1)用破折號代替冒號
凡是破折號表示注釋的,可以把注釋刪去,該句的內(nèi)容與形式仍是完整的。而用冒號表示注釋的,不能把分說部分刪去,否則意思不完整。一定要注意破折號與冒號的這種區(qū)別。讀者可將下列二例進行比較。
【例1】楊志的故事一共只有三回書,一萬五六千字,首尾三大段落——賣刀、得官、失陷生辰綱。
(《智取生辰綱》鑒賞)
【例2】我國的四大發(fā)明——火藥、印刷術(shù)、造紙術(shù)、指南針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有偉大貢獻。
(《小學(xué)生作文指導(dǎo)》)
【例1】、【例2】兩句似乎都有總說和分說部分,但仔細分析又不同。【例1】分說部分“賣刀、得官、失陷生辰綱”是對總說“首尾三大段落”的分項敘述,如果去掉“賣刀、得官、失陷生辰綱”意思就不完整,應(yīng)把破折號改為冒號。【例2】可以說“我國的四大發(fā)明對世界歷史的發(fā)展有偉大貢獻”,而用冒號表示總說和分說的句子,則不能把分說部分刪去。所以,這里的破折號用得是對的。
(2) 破折號與判斷詞語的混用
如果已經(jīng)使用破折號表示注釋時,一般不再使用表示判斷的動詞“是”、“即”、“ 就是”等,因為這些詞語與破折號一樣,都是表示解釋和說明的,如果同時使用,就是重復(fù)。
【例1】音樂欣賞的具體過程,一般是由官能欣賞——即對音樂的音響感知,進入感情欣賞——即對音樂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情景的想像和聯(lián)想,最后到達理智欣賞——即對樂曲的思想內(nèi)涵、意境的理解認識。
(吳名《人生三盞燈》)
【例1】中間的破折號要去掉,或者將三個“即”字去掉,二者必去其一。
(3)關(guān)系密切的同位語中破折號的誤用
【例1】電腦大王——王安博士的辦公桌上只有兩樣?xùn)|西:一支鉛筆和兩沓紙。
(據(jù)大洋網(wǎng) 宗學(xué)哲/文)
【例2】隨著大氣污染日趨嚴(yán)重,被譽為“人類生命第一衛(wèi)士”——臭氧層也遭到極大的破壞。
(《人類生命的第一衛(wèi)士》《現(xiàn)代科技知識》)
【例1】與其說是“王安博士”注釋“電腦大王”,倒不如說是“電腦大王”修飾限制“王安博士”,同位語兩個成分之間關(guān)系緊密,破折號應(yīng)該刪去;【例2】中的破折號改為“的”字,或者保留破折號,把“被譽為”刪去。
3.破折號前后標(biāo)點的誤用
如果破折號表示對一個詞語的解釋,這個解釋就要用雙破折號,而且后一破折號必須緊跟被注釋的詞語,破折號前不能有點號。
【例1】自然中所含的人性的本質(zhì)只有對于社會的人才存在;因為在社會里,自然對于人才作為人和人的聯(lián)系的紐帶而存在,——他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為他而存在,——這是人類世界的生活要素。
(劉念《人性的魅力》)
【例1】“他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為他而存在”是對前面的詞語“存在”的解釋,所以,“存在”后面的逗號要去掉。
上一篇:括號的使用方法與技巧
下一篇:省略號的使用方法與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