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文學·杜甫·石壕吏》原文、賞析、鑒賞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2〕一男附書至,〔3〕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室中更無人,唯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4〕猶得備晨炊?!币咕谜Z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1〕杜甫創作中有著名的“三吏”“三別”組詩,這是“三吏”中的一首,作于乾元二年春。當時郭子儀等九節度使合圍叛軍安慶緒,因缺乏統一指揮,各自為戰,為叛軍所敗。此時的杜甫,正在返回華州途中。途中投宿石壕村(在今河南陜縣東七十里),親自目睹朝廷抓兵,百姓受害,悲憤難平,寫下此詩。
〔2〕鄴城:在今河北臨漳,當時郭子儀兵敗于此。
[3]附書:捎信。
[4]河陽:即孟津,今河南孟縣,郭子儀兵敗后退守于此。
這首五言古詩寫得通俗明白,明顯受樂府詩的影響。這是一首敘事詩,筆墨卻極為洗練,把一宿發生的事,壓縮在二十四句一百二十字中,以時間先后為序,經過精心剪裁,做到事繁而詞簡。詩中形象鮮明,吏人的兇惡,老婦的哀訴,都栩栩如生。在吏與老婦的對話中,運用了寓問于答的方法。詩中只寫了“吏呼一何怒”,但怎么怒,沒有寫,其實全在老婦的答詞里面,從其中可以看出有惡吏不斷喝問,所以老婦才斷斷續續講三男、孫孫、兒媳的情況。在語氣停頓之處,便是吏人的追問,只是在寫作時省略了。作者寄抒情與議論于敘事,通過展現客觀情景,來表現對兵役和抓丁苛政的批判。
上一篇:《清代文學·王士禛·真州絕句(選)》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四、小說·世說新語·石崇王愷汰侈門》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