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文學·魏源·寰海十章(選一)》原文、賞析、鑒賞
城上旌旗城下盟〔2〕,怒潮已作落潮聲〔3〕。陰疑陽戰玄黃血〔4〕,電挾雷攻水火并〔5〕。鼓角豈真天上降〔6〕?琛珠合向海王傾〔7〕。全憑寶氣銷兵氣,此夕蛟宮萬丈明。〔7〕
〔1〕這組詩作者自注作于道光二十年,但從內容看,大部分詩應作于道光二十一年。 《寰海》共十首,抒寫的是包括四海的大事,本篇是第九首。
〔2〕全句意為:城上還插著戰旗,暗地里卻已在訂投降的城下之盟了。 史載:1841年5月,英侵略軍包圍廣州,道光令派往廣州的“靖逆將軍”奕山加緊進剿英軍,因指揮不力,盡失廣州險要,只好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向英軍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廣州和約》。 城下盟,敵人兵臨城下,被迫訂立屈辱的盟約。春秋戰國時代,以接受城下之盟為莫大的恥辱。
〔3〕“怒潮”句:意為由于投降派的叛賣,反侵略戰爭的怒潮到此已接近尾聲。
〔4〕陰疑陽戰:《周易·文言》:“陰疑于陽必戰。”原意是陰陽兩種對立力量,如果陰盛,引起陽的猜疑,二者勢在必戰。玄黃:雜色。形容血的顏色
〔5〕“電挾”句:形容戰斗的激烈。
〔6〕這句是反詰,意為:英國侵略軍并不是神出鬼沒的天兵,沒有什么了不起。鼓角,軍鼓和號角。這里指英國侵略軍。
〔7〕琛:珍寶。合:應該。海王:原指神話中的海龍王,這里指當時稱霸海上的英侵略者。
〔8〕“全憑”二句:意為清廷只靠輸送珍珠財寶來平息戰爭,至使敵艦上珠光寶氣萬丈通明,更助長了他們的侵略氣焰。寶氣,傳說龍宮里多珍寶,夜間海上能看見這些珍寶放出的光輝。這里借指被英侵略軍掠奪去的財物。蛟宮,神話中海龍王的龍宮,這里指英侵略軍的戰艦。
本詩深刻揭露了清廷投降派丑惡面目,憤怒地抨擊了他們破壞抗英斗爭、投敵賣國的罪行,表現了作者反對外國侵略、反對民族投降的愛國主義精神。該詩筆鋒犀利,用典貼切,反語使用自然而深刻。
上一篇:《宋代文學·蘇軾·定風波》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唐五代文學·杜荀鶴·山中寡婦》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