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學·王冕·勁草行》原文、賞析、鑒賞
中原地古多勁草,節如箭竹花如稻。 白露灑葉珠離離〔2〕,十月霜風吹不倒。 萋萋不到王孫門,青青不蓋讒佞墳。〔3〕游根直下土百尺,枯榮暗抱忠臣魂。〔4〕我問忠臣為何死?元是漢家不降士。白骨沉埋戰血深,翠光瀲滟腥風起。〔5〕山南雨晴胡蝶飛,山北雨冷麒麟悲。〔6〕寸心搖搖為誰道,道旁可許愁人知?昨夜東風鳴羯鼓,髑髏起作搖頭舞。〔7〕寸田尺宅且勿論,金馬銅駝淚如雨。〔8〕
〔1〕行:古代詩歌的一種。 這首詩通過詠贊勁草的品格來歌頌“漢家不降士”的氣節,并表達作者對他們的哀悼與崇敬。
〔2〕離離:形容露珠晶瑩閃動的樣子。
〔3〕“萋萋”二句:萋萋:茂盛狀。 宋李重元(一說秦觀)《憶王孫》詞云:“萋萋芳草憶王孫,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二句化用其意。
〔4〕“游根”二句:言勁草深深植根于自己的土地,無論枯黃茂盛都護衛著忠魂。
〔5〕“白骨”二句:意為當年廝殺的戰場白骨累累。戰士的血光仿佛還在風中閃動,血腥味猶存。
〔6〕“山南”二句:麒麟,指墓前的石麒麟。 此二句借景抒情,向英雄致哀。
〔7〕“昨夜”二句:羯鼓,南北朝時從西域傳入的一種打擊樂器,盛行于唐,此處指戰鼓。 這兩句謳歌了英雄們不屈的靈魂。
〔8〕“寸田”二句:寸田尺宅,喻人的心房和面部,借指有感情的人。道家稱心為心田,心處于胸中方寸之地,故稱寸田。 人的面部是眉目口鼻所在之處,故稱尺宅。金馬,銅馬。漢朝未央宮前有銅馬,故稱金馬門。《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此二句以擬人手法,表達對英雄的悼念之情。
全詩圍繞“草”字寫,運用比興手法,由物及人,以物喻人,題為詠物,實則詠人,寄寓了作者對英雄無限敬慕的悲壯情懷,莊嚴哀婉中含有金剛怒目之氣。篇中歌頌的“漢家不降士”,可能有所指。
上一篇:《陳敬容·力的前奏》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馮至·十四行(選第十)》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