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
“省”是會意字。甲骨文上部是個“屮”(草)字,下部是一只大眼睛(橫目),表示用眼睛觀察草。金文基本上同于甲骨文。小篆的形體增加了一大撇。隸變后楷書寫作“省”。
《說文·眉部》:“省,視也。從省,從屮。”(省,察視。由
省去仌、由屮會意。)
“省”的本義是視、察看。如《史記·秦始皇本紀》:“覽省遠方。”這里的“省”即視察、察看。在這個意義范圍內,“省”字應讀作xǐnɡ。
由視察、察看引申指對自己的思想行為進行檢查。如“內省”。又引申指覺悟、明白。如“發人深省”。還引申指探視、問候尊長。如“省親”。
又讀作shěnɡ,當減少、精簡、節約講。又可作為行政區名。
上一篇:《皇》字義,《皇》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皇》
下一篇:《著》字義,《著》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