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未然·五月的鮮花》原文、賞析、鑒賞
光 未 然
五月的鮮花開遍了原野,
鮮花掩蓋著志士的鮮血。
為了挽救這垂危的民族,
他們曾頑強地抗戰不歇。
如今的東北已淪亡了四年,
我們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也失掉了飯碗,
屈辱地忍受那無情的皮鞭!
敵人的鐵蹄越過了長城,
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親善”、“睦鄰”啊!卑污的投降!
忘掉了國家更忘掉了我們!
再也忍不住滿腔的憤怒,
我們期待著這一聲怒吼;
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
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副歌)
震天的吼聲驚起這不幸的一群,
被壓迫者一齊揮動拳頭!
1935年8月寫于漢口
《五月的鮮花》本來是作者為獨幕劇《阿銀姑娘》所寫的序曲,這個劇本描寫東北人民在日寇鐵蹄下的苦難生活,以及青年義勇軍所進行的抗日反漢奸斗爭。這支序曲生動地概括了這個主題,熱情地歌頌了抗日志士,憤怒地譴責了國民黨政府的妥協投降政策。
這是一首感情濃郁、思想深刻的政治抒情詩。它密切地結合現實,生動而概括地反映了現實政治形勢,道出了廣大人民的心聲。日寇步步進逼,“九一八”事變后東北人民在鐵蹄下掙扎,抗日志士組織抗日義勇軍浴血抗戰,可歌可泣,而國民黨政府步步退讓,導致1935年“華北事變”;日寇鐵蹄越過長城,國民黨政府又與日寇簽訂喪失華北主權的“何梅協定”。所以詩人寫道:“敵人的鐵蹄越過了長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憤怒地斥責他們“卑污的投降”。期待著被壓迫人民的“震天的怒吼”。
這首詩感情深沉,愛憎分明,它集中地反映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感情,所以譜曲以后,立即成為“一二九”運動高唱的歌曲,并在全國廣泛傳唱。詩歌要唱出廣大人民的心聲,這是一切優秀作品成功的經驗。
上一篇:《宋代文學·陸游·書憤》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遼金文學·吳激·人月圓》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