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的解釋|狼的意思|“狼”字的基本解釋
“狼”字很早就出現了。《說文解字》的解釋是“從犬,良聲”,是個形聲字。“狼”的偏旁是犬,表明它是一種犬科動物。它形狀像狗,耳朵直立,尾巴下垂;性殘忍,常傷害人畜。
《詩經·豳(bīn)風·狼跋》中有這樣的句子:“狼嚏(tì)其尾,載跋其胡。公孫碩膚,德音不瑕。”詩中把統治者公孫比做老狼,嘲笑他步態丑笨,進退困窘。詩意是:老狼后退踩著長尾巴,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孫肥碩肚皮大,但他的名聲可不佳。后來用“狼跋”比喻進退兩難。
有一篇著名的寓言故事叫《中山狼傳》,是說戰國時趙簡子在中山那個地方打獵,追逐一只狼。狼向東郭先生求救,東郭先生設法救了它,結果狼脫險后,反而要吃掉東郭先生。所以后來中山狼就成了壞人的典型,《紅樓夢》第五回中就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的句子。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古風》第19首中有這樣的詩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盡冠纓。”意思是中原大地被胡兵占領,那些殺人放火的胡人個個都戴上官帽、當了官。后來“豺狼盡冠纓”及成語“豺狼當道”便指虐害百姓的壞人當權。
因為狼的本性兇殘,所以帶狼字的成語大多是貶義。如“狼心狗肺”比喻心腸狠毒或忘恩負義,如《醒世恒言》第30卷中“那知這賊子恁(nèn這)般狼心狗肺,負義忘恩。”“狼子野心”見《三國演義》第16回,曹操說:“吾素知呂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曹操認為呂布是兇惡殘暴的人,用心狠毒,很難與他長久相處。“狼吞虎咽”形容吃東西又猛又急的樣子,如《兒女英雄傳》第14回:“見他們一個個蹲在地下,吃了個狼吞虎咽,溝滿壕平。”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成語叫“狼狽為奸”。傳說狼和狽是同類的野獸,狼前腿長、后腿短,而狽則前腿短、后腿長。狼和狽經常合伙偷吃牲畜,行動時,狽要趴在狼的身上,利用狼的前腿行動。因此用“狼狽為奸”比喻壞人互相勾結起來干壞事。狼和狽在一起行走,顯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也常用“狼狽”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樣子。晉代李密的《陳情表》中有“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的句子,這里是說晉武帝司馬炎下詔書征李密擔任尚書省郎中等官職,因他與祖母相依為命,祖母年高體衰,他不能應征,所以上書陳情,說明自己進退兩難,非常狼狽。現在還說“狼狽不堪”、“十分狼狽”等。
據說狼群常睡在草堆上,離開時就把草踏亂以消滅痕跡,后來就用“狼藉”形容散亂不整的樣子。宋代蘇軾的《赤壁賦》中有:“肴核既盡,杯盤狼藉”的句子,是說用餐之后桌子上杯盤亂七八糟。也引申為破敗得不可收拾,如“聲名狼藉”是形容名譽壞到極點,。
“狼顧”是說像狼一樣經常回頭看,怕遭到襲擊。比喻人做事有顧慮,怕自己受害。“狼煙”是古代邊防報警時燃燒狼糞而升起的煙,借指戰火。“狼煙四起”是四處有報警的烽火,指邊境不平靜。“狼煙滾滾”借指戰火彌漫。“狼毫”就是狼的毛,又指用黃鼠狼的毛制成的毛筆。
上一篇:愛的解釋|愛的意思|“愛”字的基本解釋
下一篇:玄的解釋|玄的意思|“玄”字的基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