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不甘雌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不甘雌伏:bù gān cí fú
詞源:《后漢書·趙典傳》:“(趙溫)嘆曰:‘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
詞由:東漢末年,有個人名叫趙溫。他是一個志向遠大的人,曾對人感嘆說:“男子漢大丈夫要象雄鷹那樣展翅高飛,志圖大業,怎么能象雌鳥那樣棲息小枝,無所作為呢!他毅然辭去京兆丞的官職,準備另圖大業。這一年他的家鄉遇到災荒,趙溫毫不憂慮地將家中存糧拿出來救濟饑民,使數萬人免于餓死。建安元年,趙溫隨同漢獻帝從洛陽遷到許昌,被封為江南亭候。詞義:不甘心象雌鳥一樣伏在那兒不動。甘:甘心,情愿;雌狀:象雌鳥一般隱伏不動,比喻退隱,不進取。一般指不甘心無所作為,屈居人下。
書證:《故事成語考·鳥獸》:“士君子豈甘雌伏。定要雄飛安能雌伏。”
上一篇:成語《不得其死》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不舍晝夜》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