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王磐·〔中呂·朝天子〕詠喇叭》原文、賞析、鑒賞
喇叭,鎖哪〔2〕,曲兒小,腔兒大〔3〕。官船來往亂如麻,全仗你抬聲價。軍聽了軍愁,民聽了民怕,那里去辨什么真共假〔4〕?眼見的吹翻了這家,吹傷了那家,只吹的水盡鵝飛罷〔5〕。
〔1〕中呂,曲調名。朝天子,散曲曲牌名,又名朝天曲、謁金門。《詠喇叭》,是王磐代表作之一。曲作于明武宗正德年間。王磐(約公元1470~1530),字鴻漸,號西樓,高郵(今屬江蘇)人。出身官宦之家,但厭棄舉業,一生不仕,以山水詩畫自娛。雅好詞曲,精通音律,著有散曲集《西樓樂府》,現存七十余首,以清俊秀美見長,多抒寫閑適之情,也有諷刺和抨擊社會現實之作。
〔2〕鎖哪:即鎖吶,金元時從波斯、阿拉伯一帶傳入我國,原譯名蘇爾奈,古代是軍中吹奏樂器。
〔3〕“曲兒小”二句:說喇叭、鎖哪這樣的樂器只能吹奏簡單的小曲,但發出音響很大。隱喻宦官地位低下,卻倚仗皇帝寵信裝腔作勢,氣焰囂張。
〔4〕“那里”句:哪里去辨別真是奉皇帝的圣旨,還是宦官們弄虛作假。共,與、和。
〔5〕水盡鵝飛罷:比喻把百姓搜刮得傾家蕩產。罷,盡、完。
這是王磐的一首名曲。據蔣一葵《堯山堂外紀》稱:“正德時閹寺當權,往來河下者無虛日。每到,輒吹號頭,齊丁夫,民不堪命。西樓乃作《詠喇叭》以嘲之。”作者借物詠懷,尖銳深刻地諷刺了宦官作威作福,魚肉人民的罪行,揭示了他們給人民帶來的災難。 全曲運用口語,一韻到底。 構思巧妙,比擬形象,寓意很深。
上一篇:《元代文學·張養浩·〔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元代文學·王和卿·〔仙呂·醉中天〕詠大蝴蝶》原文、賞析、鑒賞